[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能量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4504.3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2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臣;李文健;江海兵;李凯;吴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18;F23L15/00;F23C10/28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1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能量 利用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率能量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作为一种工业生产及集中供热过程中重要的动力设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循环流化燃煤方式在实际锅炉运转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锅炉工业化、大型化、规模化转变时表现出的燃料燃烧热效率低、热交换时受热面积不足、燃烧控制方式粗放低效等问题一直影响循环流化锅炉的进步与发展;现有技术中对于的燃料的利用往往拘泥于面向功能的、单一的运用,从而使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多种形式的热能消耗,同时传统的循环流化锅炉受热面积局限于炉膛四壁,从而直接制约了锅炉容量的大小,再者,现有技术对于炉膛燃料燃烧的控制实践中多拘泥于人工经验控制,而理论中的控制方法纷繁复杂不适合工业大规模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量循环利用率高、燃料燃烧控制简单有效且能在有限占地面积里最大化锅炉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能量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和锅筒;所述炉膛底端环形设置有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由均匀设置在炉膛环形底端的燃烧器组成,所述燃烧器连接送风管和分料装置,所述送风管连接送风机构,所述分料装置连接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连接布风机,所述炉膛对应底端燃烧机构呈环形圆柱状向上延伸形成内外壁面,所述内外壁面均布置有受热面,各受热面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集箱和下集箱,所述锅筒通过下降管与下集箱相连,所述上集箱通过导气管与锅筒连接,所述炉膛靠近顶端的一侧出口处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连接烟道,所述烟道连接空气预热器。
作为一种改进,内外壁面呈同心圆柱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内外壁面所布置的受热面由围绕内外壁面的相互平行于炉膛纵轴的水冷壁管组成。
作为一种改进,水冷壁管中部弯折围成圆形吸热腔。
作为一种改进,分离机构连接返料机构,返料机构连接给料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空气预热器呈多个“U”型结构设置在烟道内,冷空气入口一端连接风源,热空气出口一端连接布风机和送风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水冷壁管、空气预热器迎风面管道覆盖有防磨瓦。
作为一种改进,燃烧器与分料装置通过燃烧煤测量装置和控制阀门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送风管与送风机构通过送风测量装置和风量调节门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风量调节门包括调节挡板,调节挡板设置于送风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环形同心圆柱的炉膛结构,成倍增加了相同占地面积锅炉的受热面,即有效增大锅炉容量,从而提升了锅炉热交换效率和频率,同时配合上下集箱和升降管的不同布置方法,可使锅炉内形成多组封闭自然循环回路,进一步增强了热传导,提高热利用率;在布置燃烧器和送风管的时候有效利用了集中控制分散驱动原理,实时、简明、有效地采集用以燃烧效率分析、建模、计算时所需的燃烧煤浓度、流速、流量及风速、风量等数据,同时相应阀口的设置也使得后续控制可以直接、有效地传达到每一个影响变量所对应的设备,以实现设备层面对燃烧控制的优化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能量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炉膛1和锅筒2;炉膛1底端环形设置有燃烧机构11,燃烧机构11由均匀设置在炉膛1环形底端的燃烧器111组成,燃烧器111连接送风管112和分料装置113,送风管112连接送风机构3,分料装置113连接给料机构4,给料机构4连接布风机5,炉膛1对应底端燃烧机构11呈环形圆柱状向上延伸形成内外壁面12,内外壁面12均布置有受热面,各受热面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集箱13和下集箱14,锅筒2通过下降管15与下集箱14相连,上集箱13通过导气管16与锅筒2连接,炉膛1靠近顶端的一侧出口处设置有分离机构17,分离机构17连接烟道6,烟道6连接空气预热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4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转试验机夹样用模具
- 下一篇:土壤养分原位提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