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圆筒式多管程水套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5552.4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高阳;唐超;杨继鸿;曾其科;杨昌平;李良君;鲁勇;唐馨;李汀;黄泽惠;李明君;乔路;徐红果;林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管程 水套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圆筒式多管程水套炉。
背景技术
水套炉是用于给开采出的油气进行加热的装置,在水套炉的筒体中,装设了火筒、烟管、油气盘管等部件,部件占据了筒体的一部分空间,其余的空间盛装水,燃料在火筒中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与辐射、对流等传热形式将热量传给水套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并部分汽化,水及其蒸汽再将热量传递给盘管中的油气。现有技术中关于水套炉装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0920317102.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橇装式水套加热炉装置,包括水套炉本体,包括原料气调压系统、自耗气调压计量系统、及橇座,水套炉本体、原料气调压系统、自耗气调压计量系统、安装在橇座上,原料气调压系统的管路至少有一段伸入水套炉本体内进行热交换。
申请号为201420151414.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橇装式水套炉,,包括设置于撬体上的水套炉,该水套炉设有筒体、烟火管、阻火器、燃烧器、天然气盘管和烟箱,烟火管由火筒和烟管构成,燃烧器设在火筒内的近端,烟管在火筒远端与所述火筒连通,烟管出口位于烟箱中,所述烟管设有至少2个,多个烟管分布在所述火筒的圆管上半部外周,且各烟管轴线与所述火筒轴线的距离相等,多个烟管的外径和大于所述火筒外径,多个烟管的管孔面积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火筒的管孔面积的二分之一;筒体由内筒和外筒形成双层结构,该外筒与内筒焊接为一体,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填充有膨胀珍珠岩绝热材料;阻火器前端的燃气进气管路上设有气液分离器。
在油气田开采中,丛式井开发可以减少用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可以加快油田勘探开发速度,丛式井站能够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地面建设成本,便于气井集中管理。
为适应丛式井一个井场多口井开采模式,特别是对于低产能、短周期油气井,水套炉装置需具有快速、低投入安装,低成本生产、设备能够重复使用的特点。然而,正如上面讲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水套炉装置采用圆筒式结构导致布管空间小,从而使现有水套炉装置存在着体积大、投资大、设备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不能满足丛式井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具备多井同时加热的水套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水套炉装置由于布管空间小,使现有水套炉装置存在着体积大、投资大、设备重复利用率低不能满足丛式井开采需要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非圆筒式多管程水套炉,本实用新型的水套炉具有布管空间大的特点,能够满足丛式井开采的需要,降低地面建设成本,便于气井集中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圆筒式多管程水套炉,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的下端配设有烟火管组件,所述烟火管组件连通有烟箱,所述烟箱连通有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四个弧形板面组成,两个相邻弧形板相贯处圆滑过渡;所述烟火管组件的上方配设有多组可拆卸的管程组件,所述筒体设置有多个进出口总成,所述进出口总成与管程组件中的管束连通。
所述筒体两侧的弧面上开设有手孔,所述筒体的端部开设有管束牵引孔。
所述进出口总成包括接头、填料压盖和连接法兰,所述填料压盖和连接法兰分别连接在接头的两侧。
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筒体保温层。
所述筒体的上方配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经管道与筒体内部连通,所述管道上配设有球阀和液位计。
所述烟火管组件的上方的筒体壁上设置有盘管支撑,所述盘管支撑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管程组件的管束支撑板。
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水套炉采用圆筒形结构,力学性能好,但是布置盘管空间有限,不如矩形结构形式的水套加热炉,而矩形结构形式的水套加热炉筒体结构力学性能较差。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水套炉筒体的结构,将筒体的截面设计为类正方形,能够增加筒体内的空间,提高布管数量,另一方面,由于筒体弧面结构采用圆滑过渡与矩形结构形式相比,最大限度降低了壳体承载弯曲应力以及结构不连续边缘应力,本实用新型将圆筒式和矩形式结构两种的优点相结合,即降低筒体结构的边缘应力,又增大筒体的盘管布置空间;将现有的单管程布局改变为多管程布局,实现一炉多井分管程同时加热,满足丛式井开采的需要,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地面建设成本,便于气井集中管理。解决了现有丛式井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设备重复利用率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筒体的四面每一边均具有一定的弧度,能够提高提高抗压能力,同时弧面之间做倒圆弧处理,能够减少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抗压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5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垢燃气热水器
- 下一篇:高频电磁加热的导热油供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