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油漆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5941.7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1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港鑫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3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油漆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乳化油漆反应器。
背景技术
乳化过程实质是将大团粒水破碎细化为微米级粒度的微团的过程。乳化剂和乳化机的共同作用完成乳化过程。传统的油漆乳化装置采用的是一个反应釜,在该反应釜内,加载普通搅拌装置和高速搅拌的乳化头,使得两种乳化料和乳化剂混合乳化,传统的乳化装置存在效率低,乳化时间长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乳化头的作用面小,因此乳化效率低,而且传统的乳化机多采用锚式或者桨叶式的分散搅拌桨,这两类的搅拌装置存在搅拌效率低,分散乳化效果差,容易在反应器内壁形成沉积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油漆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化油漆反应器,包括循环油泵、油泵进油管、搅拌乳化装置和乳化反应器;循环油泵设置在乳化反应器一侧,并且与油泵进油管和出油管连接;油泵进油管右端与乳化反应器底端连通;所述出油管一端连接循环油泵,另一端通过设置在乳化反应器左上端的加热装置与乳化反应器导通;在乳化反应器内的中部设置所述的搅拌乳化装置,搅拌乳化装置与设置在乳化反应器顶端的伸缩气缸连接,伸缩气缸的上方设置有乳化电机,乳化电机与所述的搅拌乳化装置连接;在所述搅拌乳化装置的两侧设有辅助搅拌装置,所述的辅助搅拌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框式搅拌器和第二框式搅拌器,第一框式搅拌器的搅拌轴与设置在乳化反应器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框式搅拌器的搅拌轴与设置在乳化反应器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框式搅拌器包括安装在搅拌轴下端的方形搅拌框,沿所述搅拌框表面分布有若干流通孔,在所述搅拌框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刮料板,在所述刮料板上分布有筛料孔,在筛料孔内设有十字切割刀,刮料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毛毡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乳化装置设置在辅助搅拌装置的下方;搅拌乳化装置包括搅拌桨、外壳体和支撑架;且在外壳体外围开设有若干孔;所述搅拌桨设置在外壳体内,并且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架与乳化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对称设置的框式辅助搅拌装置取代原有的单一搅拌桨,整体在运行时候更加平稳,搅拌、分散乳化的效果更好,不容易在反应器内壁上形成机构,提高了乳化效果,此外在反应容器左上端设置有加热装置,乳化的油漆可以实现加热作用,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油漆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乳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乳化油漆反应器,包括循环油泵1、油泵进油管2、搅拌乳化装置3和乳化反应器4;循环油泵1设置在乳化反应器4一侧,并且与油泵进油管2和出油管13连接;油泵进油管2右端与乳化反应器4底端连通;所述出油管13一端连接循环油泵1,另一端通过设置在乳化反应器4左上端的加热装置12与乳化反应器4导通;在乳化反应器4内的中部设置所述的搅拌乳化装置3,搅拌乳化装置3与设置在乳化反应器4顶端的伸缩气缸8连接,伸缩气缸8的上方设置有乳化电机9,乳化电机9与所述的搅拌乳化装置连接;在所述搅拌乳化装置的两侧设有辅助搅拌装置,所述的辅助搅拌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框式搅拌器14和第二框式搅拌器5,第一框式搅拌器14的搅拌轴11与设置在乳化反应器4的第一驱动电机10连接,第二框式搅拌器5的搅拌轴6与设置在乳化反应器4的第二驱动电机7连接;第二框式搅拌器5包括安装在搅拌轴6下端的方形搅拌框50,沿所述搅拌框50表面分布有若干流通孔52,在所述搅拌框50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刮料板51,在所述刮料板51上分布有筛料孔53,在筛料孔内设有十字切割刀54,刮料板5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毛毡层55;刮料板51可以防止物料在乳化反应器内壁形成高浓度区域或沉积现象,防止物料粘结在乳化反应器内壁,形成结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乳化装置3设置在辅助搅拌装置的下方;搅拌乳化装置3包括搅拌桨31、外壳体33和支撑架34;且在外壳体33外围开设有若干孔32;所述搅拌桨31设置在外壳体33内,并且与支撑架34固定连接,支撑架34与乳化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港鑫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港鑫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5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