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6083.8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H01R12/5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王尧;徐冬涛 |
地址: | 2142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超级 电容 器用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用于电池连接的连接片,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
背景技术
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军民两用的新型动力电源。可解决电动汽车动力问题,还可在水面舰艇、潜艇、新型飞机、导弹以及航天领域中应用。该产品对电动车产业发展有深刻影响。这一产品集镍氢电池能量密度和电容器功率密度优势于一身,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循环寿命达5万次以上,搭载该电容器的智能搬运车实际充放电次数达1万次以上,使用温度范围从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70摄氏度。产品整车搭载测试结果显示:该超级电容的特性在纯电动车辆上得到充分体现,在保证一定续驶里程的基础上,可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和超长的循环使用寿命。
目前,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连接片主要存在产品性能不稳定,容易因震动、颠簸而使得电池移位,电容器连接片表面的毛刺在摩擦之下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摩擦发热而导致电池毁损;焊接能力差,容易造成虚焊、脱焊,从而造成电池的毁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动力电池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存在的产品性能不稳定,且容易导致电池毁损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它包括连接片本体以及与连接片本体相连的定位片,所述的定位片上带有用于卡扣电池安装板侧边的片状凸起,定位片的中间开设用于套装电池安装板上定位柱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本体上设有两组用于焊接的凸点,两组凸点的底端相连,中间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凸点的直径为0.4-0.6mm。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孔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本体与定位片之间呈直角。
本实用新型的片状凸起与定位片之间呈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弹性好,不易变形,抗拉强度高达880MPa;点焊效果优良,能有效防止漏焊、虚焊、脱焊等不良现象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和定位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位片将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套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有效地解决了锂电池抖动而导致连接片脱焊的问题,结构简单却有效地促进电池的工作性能的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凸点为经过高精密一次性冲压形成的直径在0.5mm左右的凸点。凸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激光点焊的接触面积,使焊接更加牢固。因为当连接片与电池的正(负)极焊接时,一般采用激光点焊技术,利用激光产生的瞬间高温使连接片与电池正(负)极接触处融合,增加了4个精密计算了尺寸的凸点后可以增加了电池与连接片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它包括连接片本体1以及与连接片本体1相连的定位片2,所述的定位片2上带有用于卡扣电池安装板侧边的片状凸起3,定位片2的中间开设用于套装电池安装板上定位柱5的定位孔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弹性好,不易变形,抗拉强度高达880MPa;点焊效果优良,能有效防止漏焊、虚焊、脱焊等不良现象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和定位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位片将高性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用连接片套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有效地解决了锂电池抖动而导致连接片脱焊的问题,结构简单却有效地促进电池的工作性能的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本体1上设有两组用于焊接的凸点5,两组凸点5的底端相连,中间断开;所述的凸点5的直径为0.4-0.6mm。
本实用新型的凸点为经过高精密一次性冲压形成的直径在0.5mm左右的凸点。凸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激光点焊的接触面积,使焊接更加牢固。因为当连接片与电池的正(负)极焊接时,一般采用激光点焊技术,利用激光产生的瞬间高温使连接片与电池正(负)极接触处融合,增加了4个精密计算了尺寸的凸点后可以增加了电池与连接片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孔4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本体1与定位片2之间呈直角;片状凸起3与定位片2之间呈锐角。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6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