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缓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7235.6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何科技;李华兵;李一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佰盟智能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8 | 分类号: | E05F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缓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器,尤其是指一种自复位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复位缓冲机构,往往结构较为复杂,复位效果不佳,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效果下降。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212581U,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名称为“一种多门双向复位缓冲器”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门双向复位缓冲器,其包括安装在门扇上的拨动装置及安装在导轨内的复位缓冲器,所述的复位缓冲器包括底板及设于其上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挂钩可与拨动装置对接,所述的滑块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复位缓冲装置,其可在门扇通过拨动装置推动滑块左右运动时,起到对滑块的复位缓冲作用。所述的滑块包括上下层叠对装左滑块及右滑块,所述的挂钩安装在左、右两滑块之间,左、右两滑块设置有传动支架与其相对应的复位缓冲装置连接。不足之处在于,该缓冲器为双向复位,结构较为复杂,且应用场合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复位缓冲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复位效果不佳,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效果下降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复位效果较好的自复位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复位缓冲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主轴,主轴与拐臂固定连接,拐臂和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摆杆铰接,摆杆的末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还与挡块相接触,推进块内设有腔体,挡块一端设在腔体内且挡块与推进块套接,推进块靠近挡块的一侧外围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一端与用于固定推进块竖直位置的固定块相连接,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挡块相连接。
使用时,主轴转动带动拐臂,拐臂通过连杆使摆杆带动旋转轴做旋转运动,由于旋转轴和挡块固定连接,所以旋转挡轴将角位移转化为线位移推动挡块,从而挡块推动推进块做平移运动,推动块可以推动被推物体,而第一缓冲弹簧压缩吸收多余位移,完成缓冲。当主轴回转时,第一缓冲弹簧将压缩存储的能量释放,使推进块复位,完成一次工作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腔体内设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一端与腔体底部相连接,第二缓冲弹簧另一端与推进块相连接。第二弹簧同时也吸收多余位移,使缓冲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推进块呈球状,球状设有一个与推进快贴合的平面。此设计的目的是使推进块更好的与推进块配合,仅用较少的能量便能完成推进块位移工作,且平面的设计使推进块回位的位置较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复位缓冲机构能有效的进行复位缓冲工作,复位和缓冲效果均较好,且长时间使用后复位然后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主轴,2、拐臂,3、连杆,4、摆杆,5、旋转轴,6、挡块,7、推进块,8、第一缓冲弹簧,9、第二缓冲弹簧,10、被推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自复位缓冲机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轴1,主轴与拐臂2固定连接,拐臂和连杆3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摆杆铰接,摆杆的末端与旋转轴5固定连接,旋转轴还与挡块6相接触,推进块内设有腔体,挡块一端设在腔体内且挡块与推进块7套接,推进块呈球状,球状设有一个与推进快贴合的平面。推进块靠近挡块的一侧外围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8,第一缓冲弹簧一端与用于固定推进块竖直位置的固定块相连接,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挡块相连接。腔体内设有第二缓冲弹簧9,第二缓冲弹簧一端与腔体底部相连接,第二缓冲弹簧另一端与推进块相连接。
使用时,主轴转动带动拐臂,拐臂通过连杆使摆杆带动旋转轴做旋转运动,由于旋转轴和挡块固定连接,所以旋转挡轴将角位移转化为线位移推动挡块,从而挡块推动推进块做平移运动,推动块可以推动被推物体10,而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压缩吸收多余位移,完成缓冲。当主轴回转时,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将压缩存储的能量释放,使推进块复位,完成一次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佰盟智能开关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佰盟智能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7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