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冲击整体弹射式发射箱前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8280.3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傅德彬;王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F3/042 | 分类号: | F41F3/042;F4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整体 弹射 发射 箱前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箭和导弹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冲击整体弹射式发射箱前盖。
背景技术
火箭、导弹发射箱前盖是火箭导弹发射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储运过程中前盖保证发射箱的有效密封,为火箭、导弹提供合适的储运环境;在发射过程中前盖需要可靠开启和安全脱落,保证弹体的安全发射。发射箱前盖设计一直是火箭、导弹发射装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点包括:1)减少前盖开启的作用时间,提高发射效率;2)减小前盖开启对弹体的冲击作用力,保证弹体安全;3)增加前盖脱落过程的飞行距离,保证弹体和发射装置安全;4)降低结构和工艺复杂程度,提高可靠性。现有火箭、导弹发射箱前盖按开启方式分类通常有机电式、整体脱落式和易碎式等几种。其中机电式前盖在发射前采用电机带动专门机构实现盖体的开启,其结构较为复杂,发射准备时间较长;整体脱落式前盖将燃气冲击波、弹体冲击力或是爆炸索等作为动力在助推发动机点火初期实现盖体的整体脱落,通常需要较大的冲击力或爆炸力,对弹体抗冲击能力有较高要求,而盖体脱落时的飞行距离有限,对弹体以及发射装置的安全有一定影响;易碎式前盖同样以燃气冲击波或弹体冲击力为动力实现盖体的开启和脱落,并碎裂为多片以减小对发射安全的影响,易碎式前盖需要预制碎裂凹槽并保证其储运密封时的强度,工艺实现上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冲击整体弹射式发射箱前盖,应用于火箭、导弹发射装置中,主要用来实现发射箱前盖的有效密封、可靠开启和安全脱落,以满足发射箱前盖开启脱落过程的快速响应、低弹体冲击力、远飞行距离、结构简单可靠的设计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冲击整体弹射式发射箱前盖,包括:蓄能弹射机构、锁紧/解锁机构及前盖本体结构;
外围设备包括:发射箱体和弹体;
所述蓄能弹射机构包括:活动冲击部件、储能弹簧和固定支杆;
锁紧/解锁机构包括:拉杆、固定锁圈和闭锁舌片;
所述前盖本体结构包括:前盖本体、固定支座和配重;
所述活动冲击部件由平板、斜板及空心管组成,平板和斜板呈锐角固定连接,空心管垂直固定在平板的中心;
所述固定支杆为L型杆;
所述固定锁圈的内圆周面设有与闭锁舌片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前盖本体为圆弧状壳体;
所述固定支座由支撑板和导向杆组成,导向杆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
其连接关系如下:配重固定在前盖本体的边缘处,使前盖本体的质心靠近前盖本体的边缘,固定支座固定在前盖本体的中心;活动冲击部件的空心管与固定支座的导向杆进行孔轴配合,储能弹簧套装在活动冲击部件的空心管及固定支座的导向杆的外表面,且储能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动冲击部件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固定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活动冲击部件的平板上,且两个以上固定支杆以活动冲击部件的空心管为对称轴呈中心对称分布;拉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固定支杆的另一端,闭锁舌片分别活动连接在拉杆的另一端;
固定锁圈固定在发射箱体的法兰上,闭锁舌片伸入到固定锁圈的凹槽内,前盖本体通过闭锁舌片与固定锁圈的配合安装在发射箱体的开放端,且前盖本体的质心位于活动冲击部件斜板的法线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冲击部件的平板和斜板的夹角为15~25度。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弹簧的刚度为50~100N/mm,自由长度为100~150mm,采用高强度弹簧钢。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本体采用非金属材料;所述活动冲击部件、固定支杆、拉杆、闭锁舌片及固定支座均采用铝合金材料。
工作原理:在锁紧(或密封)工作状态下,闭锁舌片伸入固定锁圈的凹槽内以保证前盖本体的有效固定,此时,储能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以保证长期储运过程不会发生应力松弛失效;
在开启工作状态下,随着火箭、导弹点火发射,弹体向靠近前盖本体的方向运动并与活动冲击部件的斜板接触,活动冲击部件与弹体同步向靠近前盖本体的方向运动并压缩储能弹簧;同时,与活动冲击部件相连的固定支杆带动拉杆运动,使闭锁舌片从固定锁圈的凹槽中逐渐拔出,实现盖体的开启;在开启过程中,储能弹簧的压缩变形,能够有效降低弹体头部受到的冲击作用力;当斜板与弹体接触时,斜板的法线与弹体轴线倾斜一定角度,使前盖本体受到向前FX、向下Fy的作用力,以保证前盖本体与弹体的快速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8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泵站
- 下一篇:一种动态枪械安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