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浮球控制结构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8701.2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珑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汩鸿(上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4 | 分类号: | E03F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2018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浮球 控制 结构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浮球控制结构止回阀。
背景技术
近些年,河道中的水体溢流现象日益频繁与严重,每当河道发生溢流时,河道中的水体会通过管道口倒流至雨水管道中,从而产生倒灌现象。此外,在一些储水池环境中,当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也会产生导流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现有的解决手段是采用沙包或手动阀,进行阻挡洪水或水倒流。然而,这种传统的手段反应效率低,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单浮球控制结构止回阀,其结构坚固、持久耐用、易于改造,且不需要人工控制,以防止洪水从管道口进入污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单浮球控制结构止回阀,包括法兰、弯管、盖板、浮球、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弯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法兰固定在墙体上,另一端装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所述所述第一连接臂固定在一起,所述浮球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弯管的管体向下弯曲。
进一步,所述盖板通过轴承与所述弯管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轴承采用铜锌合金制成。
进一步,所述法兰、弯管、盖板、浮球、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为了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可在所述法兰内加设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坚固、持久耐用、易于改造;盖板采用灵活的轴承设计,开启压力低,易于开启,同时具有良好的防倒灌性能,可用于管道、箱涵、排水口、自然水体入水口和检查井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1-法兰、2-弯管、3-盖板、4-浮球、5-第一连接臂、6-第二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法兰1、弯管2、盖板3、浮球4、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
以下结合图2讲解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及安装结构。
弯管2的一头通过法兰1采用不锈钢螺钉固定在排水口处的墙体上,弯管2的另一头向下弯曲管口查下,且装有盖板3,盖板3通过轴承铰接在弯管2上。盖板3的两端装有两个第一连接臂5,浮筒4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臂5与第二连接臂6铰接在一起。
轴承采用铜锌合金制成;法兰1、弯管2、盖板3、浮球4、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为了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可在法兰1内加设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水位较低时,浮球4处于最低位时,盖板3处于打开状态,当水位升高后,浮球4随之上升,当水位上升至管口位置时,浮球4也随之上升,并且浮球4通过第一连接臂和5第二连接臂6带动盖板3旋转,最终盖住管口,防止水进入管口,发生倒灌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汩鸿(上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汩鸿(上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8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