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8851.3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洁 |
主分类号: | B65D83/44 | 分类号: | B65D83/4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化妆品、家庭用品和工业用品都采用气雾剂的形式供使用,二元包装为气雾剂形式使用时的特殊包装形式,所谓二元包装就是在气雾罐内增同一个与喷雾阀连通的包装囊袋,所欲喷洒的物体装在该包装袋内,压缩气体作为抛射剂置入气雾罐与囊袋之间。传统的二元包装阀袋一般包括气雾阀和囊袋,气雾阀和囊袋之间通过袋接紧固连接,但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同,各个零件的规格、尺寸无法做到毫无误差,从而会造成气雾阀和囊袋之间容易发生脱落和漏气的现象,无法做到密封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申请号为201420087999.3),其中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包括囊袋、袋接和气雾阀,所述气雾阀伸入所述袋接内且与所述袋接相连,所述袋接伸入所述囊袋内且与所述囊袋相连,所述袋接与气雾阀相连的部位上设有若干凸环。但是上述专利主要利用单一密封圈,且此密封圈处于中部袋接与气雾阀中部,以保证气雾阀与袋接之间的密封效果,在日常使用时,在按动阀杆时,经常会使气雾阀的阀座与袋接之间的松动,造成漏气,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包括袋囊、袋接、气雾阀,袋接的外壁与袋囊固定连接,袋接开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装孔,袋接上端面沿安装孔的边缘向上延生有装配凸环;
气雾阀包括阀杆、阀体和弹簧,阀体伸入袋接的安装孔内,阀体内开有贯穿阀体上、下端面的通孔,阀杆伸入通孔内,弹簧置于阀体内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阀杆和阀体上;
气雾阀的阀体外壁上部向外延伸有环形挡肩,挡肩下端面对应装配凸环上端面位置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有第一密封圈;阀体下部外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卡位凸台,第一卡位凸台与袋接下端面配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气雾阀的环形挡肩抵靠在袋接装配凸环的上端面,使气雾阀的位置得到固定,即便在使用中频繁的按动阀杆,阀体与袋接之间的位置也不会松动,并且第一密封圈放置在环形挡肩的密封槽内,使得袋接与气雾阀之间的密封性大大提高,即便阀体的中部外壁与袋接安装孔内壁之间不另外设置密封圈,也可以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二元包装阀袋的袋接结构简称为本袋接结构。
本袋接结构的阀体下端外壁向外延伸有与软管配合的第二卡位凸台;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有需要装配软管时使用。
本袋接结构的袋接安装孔内壁延伸有若干与气雾阀阀体外壁配合的卡紧凸起;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增加袋接与气雾阀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袋接结构袋接的安装孔内与阀体外壁中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进一步提高本袋接结构的密封性。
本袋接结构还包括固定盖,固定盖与阀体上部相连,固定盖中心设有阀杆通过孔。
本袋接结构的固定盖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袋接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
本袋接结构包括袋囊1、袋接2、气雾阀。
袋囊1上端开口,袋接2的外壁与袋囊1开口粘合,袋接2开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装孔21,袋接2上端面沿安装孔21的边缘向上延生有装配凸环22,安装孔21内壁延伸有若干与气雾阀阀体3外壁配合的卡紧凸起23;
气雾阀包括阀杆4、阀体3和弹簧5,阀体3外壁上部向外延伸有环形挡肩31,挡肩31下端面对应袋接2的装配凸环22上端面位置开有密封槽32,密封槽32内放置有第一密封圈71,阀体3伸入袋接2的安装孔21内,阀体3中部的外壁与袋接2安装孔21的卡紧凸起23配合,袋接2的安装孔21内与阀体3外壁中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72,阀体3下部外壁向外延伸有第一卡位凸台33和第二卡位凸台34,第二卡位凸台34处于第一卡位凸台33下侧,第一卡位凸台33伸出袋接2的安装孔21外并与袋接2下端面配合,第二卡位凸台34可以与软管配合,软管伸入袋囊1内;
阀体3内开有贯穿阀体3上、下端面的通孔35,阀杆4伸入通孔35内,弹簧5置于阀体3内部,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阀杆4的下端面和阀体3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洁,未经陈玉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8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