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9478.3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旭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品威电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3/502;H01R12/59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扁平 电缆 连接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尤指一种用于SATA规格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软性扁平电缆(FFC/FlexibleFlatCable)因具有电导线弯折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电子产品,且软性扁平电缆端边通常设有电连接器,用以便利其电性插接使用,达到电性弯折导接的目的。习知用于连接软性扁平电缆到板卡边缘接口的电连接器,其具有壳体、电路板和布置在壳体内的分叉接触组件,每个接触组件具有带裸露的接触接口部分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电路板上设有数个导电部,分别用于连接接触组件和软性扁平电缆。前述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虽能达其构成连结及使用,但仍有其缺失存在。例如,软性扁平电缆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电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导电路,但是软性扁平电缆和电路板的焊接面积很小,且软性扁平电缆并未受到其他构件的定位支撑。当该软性扁平电缆受拉力时,极易使该软性扁平电缆的焊接处受损甚至脱离,导致电性连接、传输的故障现象,显非理想的设计。
此外,现有技术对于不同板卡的组装方式必须有不同的板卡边缘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构造。为了配合不同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就必须设计不同模具来生产对应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这会造成可观的成本支出。因此现有板卡边缘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仍有改良结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将软性扁平电缆弯折缠绕电连接器的盖体的导引板的一端,可增强软性扁平电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将绝缘体和盖体分离设计,对于不同板卡的组装方式只要修改盖体的设计,不需要另外修改绝缘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提供一种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其包括一电连接器以及一软性扁平电缆。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体、一电路板、数个端子以及一盖体。该绝缘体具有数个收容槽和数个端子孔,该绝缘体形成一插设空间,该数个端子孔位于该插设空间的一侧。该电路板具有数个导电部以及数个导电贯孔,该数个导电部电性连接对应的导电贯孔,该数个导电贯孔贯穿该电路板。该数个端子嵌设于该绝缘体的数个收容槽,该数个端子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端子孔伸入该插设空间以及穿过对应的导电贯孔,使得该数个端子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对应导电部。该盖体包含一导引板,该盖体组接于该绝缘体,使得该电路板收容于该盖体与该绝缘体之间。该软性扁平电缆具有数个焊接部,该数个焊接部连接于该电路板的该数个导电部。当该盖体组接于该绝缘体时,该导引板突出于该电路板的平面,该软性扁平电缆弯折缠绕该导引板的一端并向外延伸。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盖体包含数个扣合件,该绝缘体包含数个固定部,每一固定部对应其中一个扣合件,当该盖体的该数个扣合件扣固于该绝缘体的该数个固定部时,将该电路板以及部分该软性扁平电缆固定在该盖体和该绝缘体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盖体具有一导槽,该导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该软性扁平电缆的宽度,使得该软性扁平电缆沿着该导槽向外延伸。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盖体具有一穿缝,该穿缝贯通该导引板,该软性扁平电缆弯折缠绕该导引板的一端并穿过该导引板后,再向外延伸。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朝向该电路板的平面的法线方向向外延伸。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的前端具有一折弯角度,且该数个焊接部依据该折弯角度延伸并接触于该数个导电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数个端子包含一第一接触端和一第二接触端,该第一接触端穿过对应的端子孔伸入该插设空间,该第二接触端接触对应的导电贯孔,使得该数个端子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对应导电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路板包含第一面和第二面,该第一面相反于该第二面,且该第二面面对该绝缘体,该数个导电部位于该电路板的第一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性扁平电缆是柔性扁平电缆、软性印刷电路板或是金属线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品威电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品威电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9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头易拔而不脱落装置
- 下一篇:卡用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