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化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9944.8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贵杭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化 炒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化炒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因其特有的清香、独特的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具有提神清心、去腻减肥、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功效。传统的茶叶制作采用家庭作坊式手工来完成,不但生产效率低下,个人技术对炒制茶叶的质量影响大,而且由于炒茶温度较高,极易烫伤,生产安全没有保障。现有的一些炒茶机虽然可以实现炒制茶叶,但炒制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了劳动强度,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化炒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化炒茶机,包括上盖、箱体、下盖和底座,所述箱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盖和下盖,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底座,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电动机、减速机和存料装置,且电动机通过皮带与减速机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支架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与安装在箱体内腔中的搅拌轴转动连接,且搅拌轴上设置搅拌叶,所述存料装置包括存料槽,所述存料槽通过电磁阀门与进料管相连,且电磁阀门的上表面安装有重力感应器,所述进料管穿过进料口与上盖相连,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下部设置湿度感应器和风机,所述箱体的内腔侧壁安装有多个温度感应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比较器、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比较器、报警器、温度感应器、风机和电动机电性连接,所述下盖上设置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安装在下盖的左右两端,所述横梁通过合页与落料板活动连接,所述落料板与固定装置相连,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铁块,所述铁块安装在落料板上,所述铁块通过电磁铁与安装在上盖上的安装板相连,所述电磁铁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下盖的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至少有4个,且温度感应器在箱体内腔中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或电阻丝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化炒茶机,通过在箱体顶端设置存料装置,在箱体上设置控制器、报警器、比较器、温度感应器,在下盖设置固定装置和落料装置,实现了无人化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时被烫伤的危险,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炒制茶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机,2、皮带,3、电动机,4、支架,5、上盖,6、温度感应器,7、加热装置,8、箱体,9、搅拌轴,10、下盖,11、出料口,12、收集箱,13、底座,14、控制器,15、报警器,16、比较器,17、挡板,18、存料装置,181、存料槽,182、重力感应器,183、电磁阀门,184、进料管,19、风机,20、湿度感应器,21、通孔,22、进料口,23、固定装置,231、安装板,232、铁块,233、电磁铁,24、落料装置,241、合页,242、落料板,243、横梁,25、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贵杭,未经王贵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9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旋转投光灯
- 下一篇:直角端口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