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减压阀的凸轮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0262.9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华;孙旭峰;黄求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8 | 分类号: | F01L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阀 凸轮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动力发动配气机构,特别是一种带减压阀的凸轮轴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小排量发动机几乎没有减压阀装置,发动机若无减压阀,由于缸压的作用,手拉启动费劲且容易出现反弹伤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减压阀的凸轮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减压阀的凸轮轴结构,包括减压阀盖、扭簧、甩块、转动轴、凸轮齿轮、凸轮轴轴套、凸轮,其特征在于:减压阀盖边缘设置有2个以上倒钩,中间开有孔洞,上面设置有轴支撑;甩块中开有孔;凸轮齿轮上设置有内圈和限位轴,开有2个以上倒钩孔;倒钩与倒钩孔孔形成卡扣结构。
转动轴在凸轮轴中与减压阀盖呈零间隙配合,三者组合为一个整体。
凸轮轴中间设有传动轴尾部,传动轴尾部凹进去时为零点,处于非工作状态;凸轮轴中间设有传动轴尾部,传动轴尾部凸出来时为最高点,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甩块工作与非工作状态时形成的旋转角度在60度至90度之间;
甩块在扭簧的作用下,甩块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其前端与内圈相接触。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明显减轻手拉的力度,手拉启动更加轻松;
2)本实用新型能确保手拉启动时发动机不反弹,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0—减压阀盖、11—倒钩、12—圆孔、13—轴支撑、14—转动轴定位孔、15—限位轴定位孔、20—扭簧、21—下端头、22—上端头、30—甩块、31—半圆洞、40—转动轴、50—凸轮齿轮、51—内圈、52—倒钩孔、53—限位轴、54—转动轴下定位孔、60—凸轮轴轴套、70—凸轮、71—凸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带减压阀的凸轮轴结构,包括减压阀盖10、扭簧20、甩块30、转动轴40、凸轮齿轮50、凸轮轴轴套60、凸轮70,其特征在于:减压阀盖10边缘设置有2个以上倒钩11,中间开有孔洞12,上面设置有轴支撑13;甩块30中开有孔31;凸轮齿轮50上设置有内圈51和限位轴53,开有2个以上倒钩孔52;倒钩11与倒钩孔52孔形成卡扣结构。
转动轴40在凸轮轴中与减压阀盖10呈零间隙配合,三者组合为一个整体。
凸轮轴中间设有传动轴尾部41,传动轴尾部41凹进去时为零点,处于非工作状态;凸轮轴中间设有传动轴尾部41,传动轴尾部41凸出来时为最高点,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甩块30工作与非工作状态时形成的旋转角度在60度至90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甩块30工作与非工作状态时形成的旋转角度为80度。
甩块30在扭簧20的作用下,甩块30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其前端与内圈51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能明显减轻手拉的力度,手拉启动更加轻松;
本实用新型能确保手拉启动时发动机不反弹,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典型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作的限定。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示所引申出的明显的变化方式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0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发动机油底壳
- 下一篇:一种测定烟气中SO3的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