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贯穿装置的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0775.X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H02G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张磊;尹英 |
地址: | 2004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贯穿 装置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贯穿安装密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防止在安装时发生错位的电缆贯穿装置的一体按扣式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海洋钻井平台以及各种建筑物中,常需要在舱室、墙壁或隔板等结构处开口,对电缆/电线进行贯穿作业。为了密封和保护电缆,使之不受火、烟、气体和水等的影响,在这些开口处,将使用到电缆贯穿装置。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的一种电缆贯穿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缆贯穿装置通常包括一刚性框架1,框架1内装有用于夹紧贯穿框架的电缆3的一个或若干个弹性密封件2,以及装在框架1内、用于在框架1内壁和弹性密封件2之间进行胀紧、以在框架1的断面形成密封的压紧机构4。
目前,主流的压紧机构一般均采用两组四个楔块组合进行压紧的方式,其动作过程为通过使处于水平方向的一组楔块相对平移,来实现与之配合的另一组上下楔块的上下移动,从而将框架内壁和弹性密封件胀紧进行密封。该动作方式可以使上下楔块的受力和位移的变化较为均匀。
上述的各个楔块通常为散件,特别是上下两个楔块之间以及与压紧机构的其他部件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在采购、贮存、组装和拆除时,均有较多的操作步骤,既复杂又不方便。特别是在安装压紧机构时,由于上下楔块的行程有限、以及需要形成相当的胀紧力,使得框架内剩余的安装空间已较狭小,导致压紧机构无法自然进入框架。为此,常需要借助于外力例如挤压或敲击等来强行安装。此时,处于散件状态的上下两个楔块在外力作用下就容易发生错位、甚至散落现象,而无法顺利进入框架,造成安装的不便及工作效率的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同厂家采用了各种方式,通过将楔块之间进行连接的方式,来约束上下两个楔块的自由度,以期消除在压紧机构安装时楔块发生错位的现象。已有的连接方式不尽相同,有连皮式、弹簧式、橡皮筋式和滑槽式(矩形槽或燕尾槽)等,以使四个楔块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都能实现有效的连接。
中国专利CN1049723C公开了一种电缆通过装置,通过一根挠性带将四个楔块连接在一起,其特点是可在挠性带的作用下使各个楔块在联动时处于活动的连接状态,从而和螺旋装置共同形成一个能方便地装入框架的被容纳组件。该专利公开的这一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楔块容易发生散落的问题,方便了安装作业,但其带来的缺点是,由于挠性带和四个楔块被成型呈单件状,并且挠性带的两端通过粘结方式进行连接,四段挠性带的连接设计,不仅使其制造工艺大大复杂化,增加制作成本,且更容易受到成型不良率带来的成本提高;特别是该挠性带连接方式,并不能避免上下楔块在受到外力挤压作用时不发生错位。
同样的,上述弹簧式、橡皮筋式和滑槽式等连接方式,也都存在难以解决上下楔块在受到外力挤压作用时会发生错位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压紧机构在工作状态下由于受力不均,使得上下楔块在位移过程中极易发生偏移现象,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电缆贯穿装置的压紧机构,可有效防止压紧机构的上、下压板在安装时发生错位或偏移现象,有效保障了密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贯穿装置的压紧机构,包括楔形前、后拉块和位于其间的上、下压板,并相互以其楔形面配合形成楔合体,所述后拉块与上、下压板之间分别通过软性带连接,形成相互可运动的组件以方便向所述装置内导入及安装,所述上、下压板内侧的楔形底部端面之间设有垂直导向机构,用于避免所述上、下压板水平错动;其中,任意二个相配合的所述楔形面之间形成弹性滑动密封,所述前、后拉块之间通过螺旋机构产生水平相对位移,带动上、下压板沿与之相配合的所述楔形面相对滑动,并沿垂直导向产生垂直位移,用于对贯穿所述装置的电缆进行压紧及密封。
优选地,所述垂直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副相配合的导柱、导套,所述导柱在所述上、下压板靠近时压入所述导套中保持相配合状态。
优选地,至少二副偶数个相配合的所述导柱、导套在所述上、下压板内侧的楔形底部之间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柱的侧端部具有导向所述导套的锥面。
优选地,所述导柱的锥面端面在所述上、下压板位于最大垂直位移处时与所述导套端面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零。
优选地,所述导柱、导套为相配合的弹性或刚性体。
优选地,所述导柱或导套分别由所述上压板或下压板之一材质延伸成型。
优选地,所述导柱、导套为金属件,分别埋设于所述上、下压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0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