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爆破阀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0812.7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兢;顾浩杰;周文兴;徐汝钦;陈哲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特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0 | 分类号: | F16K31/00;F16K31/12;F16K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尤会明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驱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核电站中的爆破阀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电站中爆破阀是最后一道安全关卡,在核电站发生事故时需触发驱动装置中的点火器接收到阀门开启信号后立即点火并向火药筒传火,火药筒中火药快速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阀门的活塞运动,最终实现开阀,因此在设计中对驱动装置的传火性能有较高要求,一般在驱动装置中设置上下两个火药筒来进行传火,在两个火药筒之间设置一个焊接固定的间隔片以使上面火药筒的火药燃烧后再进入下面火药筒。
然而,由于上面火药筒内的火药燃烧速度较快,在上面火药筒内的火药还未充分燃烧就可能有火焰熔断间隔片而进入到下面火药筒,影响驱动装置的传火性能,同时由于间隔片的焊接固定,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高传火性能及安全性的爆破阀驱动装置。
一种爆破阀驱动装置,其用于在核电站的爆破阀中产生动力以打开爆破阀,所述爆破阀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壳体、至少一个输入密封盘、至少一个点火器、一个第一级火药腔、一个第二级火药腔、一个输出密封盘及一个内密封组件。所述输出密封盘固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级火药腔设置在所述输出密封盘上,所述内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一级火药腔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级火药腔上且所述内密封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点火器固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密封盘固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点火器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级火药腔之间形成传火孔。
进一步地,所述爆破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点火器及两个输入密封盘,所述两个点火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两侧且所述各输入密封盘分别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各点火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组件包括一个内密封环体及一个固设在所述内密封环体上的内密封盘,所述内密封盘开设多个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凹槽呈米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盘焊接至所述内密封环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环体与所述壳体通过螺合方式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破阀驱动装置中采用点火器、第一级火药腔及第二级火药腔这种三级点火方式,保证第一级火药腔内的压力与温度不会过因过快释放而导致点火的失效,从而使点火器在点火后能保证火焰经传火孔进入第一级火药腔使其内火药充分燃烧后经内密封组件进入第二级火药腔以使其内火药充分燃烧,保证了切断阀门所需的气压,提高了驱动装置的传火性能,同时由于内密封组件与壳体的可拆卸连接,避免内密封组件焊接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破阀驱动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内密封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内密封组件沿A-A方向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爆破阀驱动装置100
壳体110
输入密封盘120
点火器140
第一级火药腔150a
第二级火药腔150b
输出密封盘160
内密封组件180
内密封环体182
内密封盘184
凹槽184a
扇形片18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爆破阀驱动装置100,其用于在核电站的爆破阀中产生动力以打开爆破阀,所述爆破阀驱动装置100包括一个壳体110、至少一个输入密封盘120、至少一个点火器140、一个第一级火药腔150a、一个第二级火药腔150b、一个输出密封盘160及一个内密封组件180,所述输出密封盘160固接在所述壳体110内的底部,所述第二级火药腔150b设置在输出密封盘160上,所述内密封组件180与所述第一级火药腔150a依次设置在第二级火药腔150b上且内密封组件180与壳体110相连接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点火器140固设在壳体110的顶部,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密封盘120固接在至少一个点火器140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特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船重工特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0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