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蒸汽的热饮料冲泡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1719.8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根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根彪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饮料 冲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食品泡制的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将溶于水的粉状食品如奶粉,咖啡粉,果珍,豆浆粉能充分溶解于热水中的装置,并且通过顶盖的改进设计,解决了水蒸汽上升对上部出发粉装置的侵扰,避免造成出粉口粉末遇水蒸汽结块的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
在日常食用粉状食品如奶粉,咖啡粉,果珍,豆浆粉等,通常为手工冲泡,将这类粉状食品用勺子将其从包装容器里取出,倒入杯子里,然后注入一定量的温水,通过搅拌棒或汤勺搅拌后得到充分溶解的热饮品。如婴幼儿配方乳粉,酒店早晨的果珍和豆浆及速溶咖啡粉等,这种冲泡方法较传统,属于纯手工,缺点是容易将污染物带入包装容器中,造成粉状食品变质,并且冲泡饮品步骤复杂、耗时较长,浓度和温度不好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混合的装置,比较典型的是使用漏斗装混合器,它主要包括温水从存水器皿中流出到达混合器皿中,混合器皿的上方储存有粉状食品,如奶粉、咖啡粉、果珍、豆浆粉等,粉状食品自动下落到混合器皿中,并与该水流混合冲泡后从出口流出。但是这些冲泡装置在使用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的缺点:当温水流向混合器皿时,水蒸汽会从混合器皿顶部开放的敞口挥发到混合器皿上方的出发粉装置,使出发粉装置中的粉状食品受潮,从而使粉体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出发粉装置中的粉状食品不易受潮的吸蒸汽的热饮料冲泡杯。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吸蒸汽的热饮料冲泡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碗形的混合器皿,混合器皿的下端为混合液的出口,混合器皿的上部设有温水进入的接入口,混合器皿的上口装有盖,盖上设有加料口,加料口的上方为出发粉装置的出料口,其特征是在盖的顶部设有吸气孔,吸气孔与吸气管连接,吸气管与吸气装置连接。
所述加料口的四周设有向内翻边。
所述加料口的四周设有向外翻边。
所述的向内翻边为下口大于上口的翻边。
根据上述方案设计的吸蒸汽的热饮料冲泡杯,在使用时,当温水进入混合器皿后,水汽向上蒸发,被盖顶部的吸气孔吸出到混合器皿外面,从而减小水蒸汽的密度,混合器皿中的水蒸汽就不太容易向上,从加料口进入到出发粉装置中,使出发粉装置中的粉状食品受潮。该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如咖啡壶等的日用家电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吸蒸汽的热饮料冲泡杯的主视图。
图中:1、混合器皿;2、出口;3、接入口;4、盖;5、加料口;6、向内翻边;7、出发粉装置;8、出料口;9、吸气孔;10、吸气管;11、向外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吸蒸汽的热饮料冲泡杯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有碗形的混合器皿1,混合器皿1的下端为混合液的出口2,混合器皿1的上部设有温水进入的接入口3,混合器皿1的上口装有盖4,盖4上设有加料口5,加料口5的四周设有向内翻边6,加料口5的上方为出发粉装置7的出料口8,在盖4的顶部设有吸气孔9,吸气孔9与吸气管10连接,吸气管10与吸气装置连接。使用时,温水进入混合器皿1后,其向上的水蒸气经在盖4顶部的吸气孔9吸出。同时,加料口5四周的向内翻边6,也阻挡水蒸气进入到加料口5上方的出发粉装置7中,防止出发粉装置7中的粉状食品受潮。所述加料口5的四周设有下口大于上口的向外翻边11,以防止加料口5上面出发粉装置7的出料口8粘上粉状食品,污染出料口8(其中盖4可拆卸清洗,而出料口8在用完一桶粉状食品后才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根彪,未经徐根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