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变频容积式水泵内循环的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2574.3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4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怀;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变频 容积 水泵 循环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含中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处理用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我国很多化工厂、印染厂、染料厂会产生中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处理这些废水厌氧反应器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省、副产沼气等优点,但目前的厌氧反应器仅仅包括布水器和三相分离器,有些采用外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必须采用特制的小间距三项分布器,而另一些内循环反应器利用密度差进行气提式回流,需采用双层三相分离器及气液分离器(罐),增加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投资成本,液体回流量无法根据进水浓度控制,不利于有针对性地处理污水。
目前很需要一种处理中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效果好的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无相关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中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采用变频容积式水泵内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塔体、排气管、三相分离器、中央集水器、辐射式集液管、变频容积式水泵、回流管电磁流量计、进水管、进水管电磁流量计和底端分布器,
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排气管,三相分离器的出水端与中央集水器相连,三相分离器的出水通过中央集水器排出,三相分离器的下方设置辐射式集液管,每根辐射式集液管的下方均开有集液孔,每根辐射式集液管的出口均与中心管路的一端相连,中心管路的另一端与变频容积式水泵相连,辐射式集液管将收集的液体通过中心管路流向变频容积式水泵,变频容积式水泵的另一端与回流管电磁流量计相连,回流管电磁流量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的一端相连,三通管的第二端口与进水管电磁流量计相连,三通管的第三端口与底端分布器相连,所述底端分布器位于塔体的底部,其中进水管电磁流量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塔体中的水从集液孔通过集液管流入变频容积式水泵的进口,经泵加压后经回流管电磁流量计计量,进水量经进水管电磁流量计计量,两者混合后进入底端分布器。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以梅花状与各三相分离器相连。
优选的,每根辐射式集液管的下方均开有两排集液孔,每排集液孔的开口方向与垂直向下的角度为45°。
优选的,辐射式集液管的数量为六根,该六根辐射式集液管在塔体的横截面上平均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工作过程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处理效率高,通过内循环稀释进水提高了反应器处理有毒有害废水能力,且无需增加三相分离器数量或更改其结构,这样就提高了反应器负荷20-40%,减少其反应器容积从而节约了投资;2)容积式水泵不会损伤厌氧污泥;3)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简单,检修便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辐射式集液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变频容积式水泵内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塔体、排气管1、三相分离器2、中央集水器3、辐射式集液管4、变频容积式水泵5、回流管电磁流量计6、进水管、进水管电磁流量计7和底端分布器8,
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三相分离器2,三相分离器2的顶部设置排气管1,三相分离器2的出水端与中央集水器3相连,三相分离器2的出水通过中央集水器3排出,三相分离器的下方设置辐射式集液管4,每根辐射式集液管4的下方均开有集液孔,每根辐射式集液管4的出口均与中心管路的一端相连,中心管路的另一端与变频容积式水泵5相连,辐射式集液管4将收集的液体通过中心管路流向变频容积式水泵5,变频容积式水泵5的另一端与回流管电磁流量计6相连,回流管电磁流量计6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的一端相连,三通管的第二端口与进水管电磁流量计7相连,三通管的第三端口与底端分布器8相连,所述底端分布器8位于塔体的底部,其中进水管电磁流量计7的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塔体中的水从集液孔通过集液管4流入变频容积式水泵5的进口,经泵加压后经回流管电磁流量计6计量,进水量经进水管电磁流量计7计量,两者混合后进入底端分布器8。
所述排气管1以梅花状与各三相分离器2相连。
每根辐射式集液管4的下方均开有两排集液孔,每排集液孔的开口方向与垂直向下的角度为45°。
结合图2,辐射式集液管4的数量为六根,该六根辐射式集液管在塔体的横截面上平均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2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