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蒸汽发电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3210.7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6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秦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F22D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6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发电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蒸汽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主要是对锅炉排烟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也有的对锅炉排污水进行余热利用,但是排污水中含有大量钙镁离子,非常容易使余热回收装置结垢。我这项技术回收的是排污水中的湿蒸汽和热力除氧排出的湿蒸汽,湿蒸汽中不含钙镁离子回收余热过程不会造成换热装置结垢,还能通过赛贝尔效应进行发电,没有活动件,不需维护,使用寿命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锅炉排污和热力除氧过程中排出的热量用于锅炉补水,提高锅炉热效率,产生一定的电能用于生产的湿蒸汽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蒸汽发电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分水器、集水器和多组阵列排布的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所述分水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管路相连接;所述分水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多组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有所述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输出端依次与集水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集水器的输出端与外部管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锅炉排放的余热通过温差发电效应转换为电能,实现了采用废弃湿蒸汽发电的功能;并且,针对发电剩余产生的冷水进行处理后,又能回收到锅炉中对锅炉进行补水,实现了全程无污染物排放,无资源浪费,并且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而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加热所需能源的消耗;因无湿蒸汽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而降低了对温室效应的作用;真正实现了环保、无污染和节能相结合的有益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所述发电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一中空金属管和第二中空金属管;
所述第一中空金属管的输入端与第二中空金属管的输出端置于同一侧,所述第一中空金属管的输入端为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加热侧输入口;
所述第二中空金属管的输入端与第一中空金属管的输出端置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中空金属管的输入端为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冷却侧入口。
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一中空金属管与第二中空金属管之间设有温差发电片,所有所述温差发电片之间串联连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发电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一根导电线;
所述导电线的一端与温差发电片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用电设备或储电设备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水器包括第一分水器和第二分水器;
所述第一分水器的多个输出端依次与每个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加热侧输入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分水器的多个输出端依次与每个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冷却侧入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集水器包括第一集水器和第二集水器;
所述第一集水器的多个输入端依次与每个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第一中空金属管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集水器的多个输入端依次与每个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第二中空金属管的输出端相连接。
每个所述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加热侧输入口通过第一分水器接收外部锅炉流出的湿蒸汽,所述温差发电片根据赛贝克温差发电效应将热能转换为转换为电能,得到的电能通过导电线输入到外部用电设备或储电设备;在此过程中湿蒸汽转化为冷水,冷水从第一中空金属管的输出端流出,通过第一集水器收集到一起,可以通过软化水设备将第一集水器收集到的冷水进行软化,输出软化冷水,将软化冷水输入到第二分水器;
第二分水器将软化冷水通过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冷却侧入口输入到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的第二中空金属管中,此时第一中空金属管内存在湿蒸汽,根据传热学理论,湿蒸汽与软化冷水之间将进行热传递,软化冷水吸热升温后输出软化热水,所述软化热水经过第二集水器的收集输入到外部锅炉对锅炉进行补水,起到回收余热,节约能源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所有发电余热利用装置外部设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发电余热利用装置外部的保温层,使热能的利用率更高,减少热能在传导过程中的消耗。
进一步,所述第一中空金属管和第二中空金属管都采用不锈钢矩形管。
进一步,每个所述发电余热利用装置通过铝塑管与分水器和集水器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湿蒸汽发电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3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钠金属煤塔式锅炉的高温烟气再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安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