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针织机械探测油量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3285.5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韦德昌;傅开实;黄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28 | 分类号: | D04B35/2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吴小波 |
地址: | 362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针织 机械 探测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圆盘针织机械探测油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圆盘针织机械属于齿轮传动,市场上常见的机台大盘齿轮直径均超过了1米以上,传动比又正常设计在0.1左右,而且其配合的公差在0.05mm以内,主传动带动大盘齿轮与大盘做圆周运动,转速要达到18~28rpm/min,属于精密机械传动系统,因此对润滑的要求相当高,如果因缺失润滑油而造成齿轮齿部磨损,影响机器的工作精度,不但会对纺织面料的质量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的会把机器齿轮系统报废,为此织造厂每年都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而目前现有纺织机械的对大盘齿轮的润滑油量,都是通过两种方式探测:第一种是在大盘的侧面安装一个油量观察镜,这个结构虽然简单直观,但是存在很大的隐患,因为它随着大盘内腔的油污沉积,时间一久就完全看不清油量的实际位置,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而造成机器缺油润滑造成上述的后果。第二种是人工油标探测,在大盘上方安装一个类似发动机的油标,这种方法比油量观察镜虽然可靠,同样存在很大的隐患,如果织造工厂管理不到位,或者挡车工交接班时没有交接好,没有做到定时探测大盘内腔的润滑油量,机器也同样出现上述的严重后果。基于上述的因素,提出一个更可靠的探测润滑油的结构刻不容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圆盘针织机械探测油量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圆盘针织机械探测油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油杆1、浮标2、油面观察盖3、导电铜片4,所述探油杆1通过探油杆座5连接于针织大盘6上;所述探油杆1相对于针织大盘6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探油杆1的下端穿过探油杆座5与设于针织大盘6内腔的浮标2相连接;所述浮标2在针织大盘6内腔随油面的升降而上下运动;所述油面观察盖3连接于探油杆座5上,且将探油杆1的上端罩设于内;所述导电铜片4的一端与油面观察盖3的内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探油杆1的上部相接;导电铜片4与针织机的控制系统相连接;由针织大盘6、探油杆1、导电铜片4与针织机的控制系统上的元件连接形成完整的导体,当针织大盘6的内腔的油量降至缺油状态前,浮标2与导电铜片4分开,针织机的控制系统将纺织机械停止工作。
所述油面观察盖3的外壁上设有观察刻度线31。
所述探油杆1的上部设有油量刻度线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织大盘内腔的润滑油量可以通过更直观的带刻度线观察方式观察;针织大盘内腔的润滑油量超过安全油面,纺织机械自动停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圆盘针织机械探测油量安装结构,包括探油杆1、浮标2、油面观察盖3、导电铜片4,探油杆1通过探油杆座5连接于针织大盘6上;探油杆1相对于针织大盘6可以上下移动;探油杆1的下端穿过探油杆座5与设于针织大盘6内腔的浮标2相连接;所述浮标2在针织大盘6内腔随油面的升降而上下运动;油面观察盖3连接于探油杆座5上,且将探油杆1的上端罩设于内;导电铜片4的一端与油面观察盖3的内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探油杆1的上部相接;导电铜片4与针织机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油面观察盖3的外壁上设有观察刻度线31,能更直观地观察探油杆1的位置,以便知晓针织大盘6内腔的油面情况。
本实用新型探油杆1的上部设有油量刻度线11,能更直观地观察探油杆1的位置,以便知晓针织大盘6内腔的油面情况。
本实用新型由针织大盘6、探油杆1、导电铜片4与针织机的控制系统上的元件连接形成完整的导体,当针织大盘6的内腔的油量降至缺油状态前,浮标2与导电铜片4分开,针织机的控制系统将纺织机械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3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片机64D半自动机
- 下一篇:纱线张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