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滤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3696.4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段安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安竹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滤袋,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滤袋。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业气体除尘如空气、氮气等往往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为了除掉空气中的杂物,如生产介质粉尘,达到合格的循环利用或排放标准,避免滤袋过滤时因表面堆积电荷产生静电放电,造成闪燃等事故,一直以来,防静电滤袋是绝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气体除尘的首选。传统防静电滤袋,往往最求导电效果,以彻底消除料袋表面电荷为目的,而忽略了因静电吸附造成滤袋堵塞,致使过滤阻力增大,维护频繁等弊端,静电吸附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滤袋无法继续使用,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滤袋。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滤袋,是由袋体、袋头和袋底构成,所述的袋体为桶状,袋头缝合固定于袋体的一端,袋底为圆台形,袋底的侧壁缝合固定于袋体的另一端,所述的袋头内部设有卡箍和弹簧涨圈,弹簧涨圈粘合于卡箍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袋体、袋头和袋底的滤布均是由聚丙烯纤维长丝纤维、脱脂棉长丝纤维和不锈钢纤维加捻并股,通过经、纬相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袋体、袋头和袋底的表面均覆有聚四氟乙烯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卡箍为条状滤布两侧翻卷缝合的凹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簧涨圈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滤袋,其基布采用聚丙烯纤维、脱脂棉纤维、不锈钢纤维合理搭配,其优点在于:一、主材以聚丙烯纤维为主>70%,生产成本低;二、适量搭配天然细纤维—脱脂棉纤维并均匀布置,可以达到预期过滤效果;三、适量加入不锈钢纤维,可增加滤袋导电性能和电荷泄放功能金属细纤维尖端放电,增加防静电效果;四、基布表面电阻控制在1011~1012Ω,使滤袋整体导通电阻小于106Ω,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同时控制滤袋表面电荷消除速度,工作时,滤袋表面电位会稍低于杂质电位,这样就消除了积聚的电荷,进而解决了粉尘阻塞滤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滤袋,是由袋体1、袋头3和袋底2构成,所述的袋体1为桶状,袋头3为滤布折叠而成,袋头3对折后的两个边均缝合固定于袋体1的一端,袋底2的侧壁缝合固定于袋体1的另一端(如图3),袋底2为圆台形,此结构可以使袋体1与袋底3缝合的更加紧密,放置粉尘从接口处溢出;所述的袋头3内部设有卡箍4和弹簧涨圈5,所述的卡箍4为条状滤布两侧翻卷缝合的凹型结构,形成的凹槽用于固定于除尘设备上,所述的弹簧涨圈5为不锈钢材质,弹簧涨圈5粘合于卡箍4的底部(如图2);所述的袋体1、袋头3和袋底2的滤布均是由聚丙烯纤维长丝纤维(>70%)、脱脂棉长丝纤维(15%~20%)和不锈钢纤维(6%~7%)加捻并股,通过经、纬相编织而成,聚苯硫醚纤维、聚酰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不锈钢纤维呈均匀分布状态,其主材为聚丙烯纤维长丝纤维,生产成本低廉;所述的袋体1、袋头3和袋底2的表面均覆有聚四氟乙烯膜,增强工业气体过滤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安竹,未经段安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3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更换滤板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固化剂产线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