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井箕斗脱轨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3843.8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尹国光;栾桂勇;焦志强;张伟;朱胜杰;徐威;邱林;李锡贵;李英龙;吕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 |
主分类号: | E21B17/18 | 分类号: | E21B17/1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144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井 箕斗 脱轨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斜井箕斗脱轨报警系统,属于矿山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矿山斜井通常采用箕斗提运。由于箕斗的轨道高低不平、左右弯曲,常发生箕斗脱轨事故。这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脱轨时产生的冲击力会对箕斗本身、钢丝绳以及提升设备等部件造成损坏,甚至造成断绳跑车等恶性事故。
为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在箕斗脱轨时需要立刻采取紧急措施。通常是采用监测提升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箕斗运行时是否有类似脱轨的噪音等方式来判断箕斗是否脱轨,一旦认为发生脱轨立刻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然而这些方式都是通过间接手段来判断是否脱轨,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且容易发生误报,因此会对矿山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也难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在箕斗发生脱轨时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以便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井箕斗脱轨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斜井箕斗脱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箕斗、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以及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箕斗底部具有可以转动的连杆,所述连杆上装有辅助轮,所述箕斗上还安装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与连杆接触,所述辅助轮与箕斗行驶轨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箕斗还安装有与连杆侧面正对的接近式传感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安装在箕斗上,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安装在巷道壁上,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输入端与接近式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柜的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转动的连杆和安装在连杆上的辅助轮,正常行驶时辅助轮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可与轨道表面接触,同时使用了接近式传感器对连杆的位置进行监测,因此箕斗发生脱轨时,连杆必然发生转动,接近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会立刻发生变化,控制柜监测到信号变化后即可发出报警信号并采取紧急措施,具有报警及时、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箕斗部分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说明:
1、箕斗2、无线信号发射装置3、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4、控制柜5、连杆6、辅助轮7、弹性装置
8、接近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3,一种斜井箕斗脱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箕斗1、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无线信号接收装置3以及控制柜4。所述箕斗1底部具有四个可以转动的钢制连杆5,分别位于箕斗1前方的两侧和箕斗1后方的两侧,所述连杆5上均装有辅助轮6,所述箕斗1上还安装有四个弹性装置7,所述弹性装置7分别与四个连杆5接触,所述四个辅助轮6分别与箕斗1前方和后方的左右两支行驶轨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箕斗1还安装有四只分别与四个连杆5侧面正对的接近式传感器8,接近式传感器8类型为电感式PNP常开型;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安装在箕斗1上,发射频率为315MHz,并配备锂电池供电;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3安装在巷道壁上;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的输入端与各接近式传感器8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3的输出端与控制柜4的输入端相连。
当箕斗1正常行驶时,辅助轮6在弹性装置7的作用下贴在轨道上表面,此时所有的接近式传感器8均可感应到连杆5,其信号状态均为“通”,控制柜4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2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3监测到接近式传感器8的状态;当箕斗1发生脱轨时,必然有连杆5发生转动,其对应的接近式传感器8无法感应到连杆5、信号状态变为“断”,控制柜4监测到其信号状态变化后即可做出判断是否发生脱轨,若判断结果为已脱轨则会发出报警信号并采取紧急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未经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3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