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耐高电压硅胶探测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4086.6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兴;王耀明;许建国;刘东;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1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电压 硅胶 探测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耐高电压硅胶探测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送量呈爆炸式增长,作为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有效手段,光纤光缆得到了广泛且大量的应用,光缆的应用也逐渐由长途干线向城域网、接入网方向发展。光缆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在现场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将光缆布置在高温作业区域(环境温度达200℃以上)内,在这种恶劣的高温工作环境下,普通光缆极易受损或者性能下降,导致信号或者电力传输的故障,引起主体设备的故障跳闸、停运甚至损坏,对于主体设备的安全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系统正常运行时,工程技术人员无法进入该高温作业区域,给检修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行业的发展推动着技术的进步,新光缆的结构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耐高温光缆,然而常见的耐高温光缆一般采用高温塑料绝缘材料组合护套,耐高温150℃左右,且存在使用寿命短、抗氧化性能差、耐高压性能差、不易剥离等缺点,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耐高电压硅胶探测光缆,采用耐高温硅胶护套和Kevlar芳纶纤维保护紧包光纤,光缆的耐高温、耐高压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耐高温、耐高电压硅胶探测光缆,包括特氟龙紧包光纤、芳纶纤维管和硅胶护套,特氟龙紧包光纤包括纤芯、包层、特氟龙涂覆层和紧套被覆层,包层、特氟龙涂覆层、紧套被覆层、芳纶纤维管和硅胶护套依次从内向外包覆于纤芯外侧。芳纶纤维管采用Kevlar芳纶纤维。
所述特氟龙紧包光纤的外径为0.9mm。
所述的硅胶护套为无机耐高温硅胶护套。
所述的紧套被覆层的厚度为0.1~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紧包光纤耐高温200℃,Kevlar芳纶纤维耐高温200℃,硅胶护套耐高温200~250℃,整个光缆耐高温性能好。
2)采用耐高温及高电压材料将光纤保护起来,最后使整个光缆达到耐高温、耐高电压的性能,可以在更高温度、更高电压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不影响光纤传输性能。
3)包层的折射率低于纤芯,可提供反射面或光隔离,同时提供机械保护。
4)紧套被覆层的厚度较薄,可避免因被覆层过厚而在剥离时出现“塞积”效应。
5)特氟龙涂覆层可很大程度上提升光缆的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芳纶纤维管,2-硅胶护套,3-纤芯,4-包层,5-特氟龙涂覆层,6-紧套被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耐高温、耐高电压硅胶探测光缆,包括特氟龙紧包光纤、芳纶纤维管1和硅胶护套2,所述特氟龙紧包光纤的外径为0.9mm。芳纶纤维管1采用Kevlar芳纶纤维材料。所述的硅胶护套2采用无机耐高温硅胶护套。紧包光纤耐高温200℃,Kevlar芳纶纤维耐高温200℃,硅胶护套2耐高温200~250℃,整个光缆耐高温性能好。
特氟龙紧包光纤包括纤芯3、包层4、特氟龙涂覆层5和紧套被覆层6,包层4、特氟龙涂覆层5、紧套被覆层6、芳纶纤维管1和硅胶护套2依次从内向外包覆于纤芯3外侧。包层4的折射率低于纤芯3,可提供反射面或光隔离,同时提供机械保护。特氟龙涂覆层5可很大程度上提升光缆的耐高温性能。所述的紧套被覆层6的厚度为0.1~0.2mm,厚度较薄,可避免因被覆层过厚而在剥离时出现“塞积”效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4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远程传输的头戴式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铠装光缆熔接部位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