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作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4790.1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山;许云飞;郭文;陈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9 | 分类号: | F15B15/19;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动装置,特别是气动作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燃气作动装置普遍是在作动装置外部独立设计产气药室、气爆 装置及气流管路,通过外部的气路将燃气传输至气缸中。该方式存在下述缺陷: 现有外推的方式不能满足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机构需求;常见的收缩式装置占用 空间较大,在一些狭小空间内难以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有针对性的,能够更 好满足在狭小空间安装使用且结构更为轻巧的的收缩式的作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作动装置,包括壳体、起爆器、药室、气缸和拉杆,所述壳体为 筒状,封闭端有通孔,用于拉杆穿过,壳体开口端直径增大,形成台阶;气缸、 起爆器和药室依次顶紧安装在壳体内;拉杆一端为活塞,活塞安装于气缸内, 拉杆另一端穿过壳体封闭端的通孔;气缸为圆筒形,安装于壳体内,气缸与壳 体之间有狭缝,气缸底面与药室相接触;起爆器安装于壳体开口端的台阶内; 药室上制有通气槽,药室安装于气缸和起爆器之间。
所述气缸的开口端圆柱面设有环状分布的通气孔。
所述壳体封闭端的通孔内设有一环凹槽,其中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壳体开口端的台阶制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安装起爆器。
所述壳体开口端的台阶内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拉杆一端为杆状,端头制作外螺纹,安装有耳片。
所述拉杆轴心有一通气孔,用于将活塞后端的气体排向外部,防止形成高 压阻碍拉杆收缩。
所述拉杆的活塞圆柱面有一环形凹槽,用于密封圈的安装。
所述耳片为单耳耳片,有安装孔用于作动装置与机构的连接,由内螺纹用 于和拉杆连接。
所述起爆器上制有单耳耳片,单耳耳片上有安装孔用于与机构的连接。
所述起爆器用于引爆药室内的产气药。
本发明通过设计直径比作动装置壳体内径较小的气缸和药室,在药室和气 缸上开孔,使药室内产气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可从药室上的开孔,经过气缸、药 室和外壳之间的狭缝,从气缸上的开孔进入气缸,形成一个作动装置内部的气 路。同时为建立压差,需在作动装置前、后端及活塞处进行密封
本发明作动装置共有三处密封圈,壳体通孔内的密封圈,外径及端面与通 孔内的凹槽配合,内径与拉杆配合;壳体凸台处的密封圈,外径与壳体配合, 端面分别与凸台和起爆器配合;活塞处的密封圈,内径及端面与活塞圆柱面上 的凹槽配合,外径与气缸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作动装置需要工作时,通过电信号触发起爆器引 燃产气药,产气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经过气缸、药室和壳体组成的内 部气路进入气缸内活塞后端。由于活塞前后端压差作用,活塞向其前端方向运 动,作动装置拉杆表现为收缩。
本发明原理简单,不仅将药室及起爆装置集成在作动装置内部,而且借用 壳体、药室、气缸等零件在作动装置内部巧妙设计气路,将燃气传输至活塞的 后端,从而实现收缩式的作动过程。装置高度集成,体积小,作动力大,非常 适合在狭小空间内却需要大作用力的作动机构中应用,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气动作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工作前和工作后)。
图2是一种气动作动装置的轴向爆炸示意图。
图3是一种气动作动装置的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耳片1的结构和形状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拉杆2的结构和形状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壳体5的结构和形状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气缸6的结构和形状示意图。
图8是图3中药室7的结构和形状示意图。
图9是图3中起爆器9的结构和形状示意图。
图中:1.耳片,2.拉杆,3.密封圈,4.密封圈,5.壳体,6.气缸,7.药室,8. 密封圈,9.起爆器,10.产气药,11.安装孔,12.螺纹,13.螺纹,14.通气孔,15. 活塞,16.凹槽,17.通孔,18.凹槽,19.凸台,20.螺纹,21.通气孔,22.通气槽, 23.端面,24.螺纹,25.安装孔,26.插头。
A、B:气缸被活塞分隔而成的A、B部分,A为活塞前端,B为活塞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4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液压动力装置
- 下一篇:倍力型气动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