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4988.X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4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瀚文;陈处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杨希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板 浇口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产品的浇口布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功能需要,目前的长平板件的产品都是通过玻纤增强材料来注塑成型的,此类长条形平板件,因为产品尺寸较小,因此往往采用单点侧浇口进胶或单点潜伏式浇口进胶的浇口布置结构,即,如图1所示,单点进胶的浇口布置结构包括位于产品模具的模腔1’短边一侧的侧浇口2’以及用于连通该侧浇口2’与模腔1’的流道3’。
众所周知,聚合物在注塑过程中,在力的作用下,流动的大分子链段一定会取向,但取向的性质和取向的程度根据取向条件却有很大的区别。按照熔体中大分子受力的形式和作用的性质可分为剪切应力作用下的“流动取向”和受拉伸作用下的“拉伸取向”。根据玻纤的分布规律,在玻纤聚合物流动的路径上,玻纤堆积在路径两边,且取向方向和路径方向一致,因此在单点进胶的长平板件产品上,玻纤堆积在产品边沿及端角,造成收缩不均匀,发生翘曲变形。由于浇口附近的玻纤堆积较少,产品最终形成马鞍形变形。由此可见,单点进胶的浇口布置结构使玻纤在产品中的取向分布均匀性较难达到理想状态,产品的变形翘曲现象影响匹配精度、外观,同时也影响后道的包覆工序、焊接工序。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目前需要对产品的浇口布置结构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以避免玻纤在长平板件中取向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马鞍形变形及端角翘曲的问题,并扩大工艺调试窗口,改善产品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其包括布置在用于供所述长平板件成型于其中的矩形模腔的一条短边的一侧的侧浇口以及用于连通该侧浇口与所述模腔的第一流道,所述浇口布置结构还包括:
一围绕所述模腔的所述短边以及两条长边延伸的第二流道,其与所述侧浇口连通;以及
两个对称设置的进胶浇口,每个所述进胶浇口布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模腔的一条所述长边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模腔连通;
其中,所述进胶浇口与所述模腔的所述短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模腔的一条所述长边的长度的40%。
在上述的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中,所述第一流道为热流道。
在上述的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中,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侧浇口连接,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模腔的所述短边。
在上述的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中,所述第二流道为冷流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的单点进胶的浇口布置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沿着模腔轮廓延伸的第二流道,并在产品容易产生马鞍形变形的模腔两侧长边上各增加一个进胶浇口,从而通过三点进胶的方式来改善玻纤取向性,使玻纤分布均匀化,解决产品两侧及端角的翘曲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点进胶的浇口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产品最大变形量H与进胶位置和产品单边长度比例d/D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长平板件的浇口布置结构,其包括:
布置在用于供长平板件成型于其中的矩形模腔1的一条短边的一侧的侧浇口2;
用于连通侧浇口2与模腔1的第一流道3,其一端与侧浇口2连接,另一端搭接于模腔1的短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3为热流道;
围绕模腔1的短边以及两条长边延伸的第二流道4,其与侧浇口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4为冷流道;以及
两个对称设置的进胶浇口5,每个进胶浇口5垂直布置在第二流道4与模腔1的一条长边之间,并与第二流道4以及模腔1连通;
其中,进胶浇口5与模腔1的短边之间的距离d为模腔1的一条长边的长度D的40%。
在本实用新型中,塑料流体先通过侧浇口2向模腔1内进胶,随后经过侧浇口2进入模腔1的部分塑料流体通过第二流道4到达进胶浇口5,再由进胶浇口5填充模腔1,也就是说,进胶浇口5可作为侧浇口2的分流形式。但是,实际注塑时由于注塑机给模具进胶的填充压力很大,瞬间就将塑料流体填充入模腔,因此侧浇口2与进胶浇口5的进胶时间差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近似看成三点同时进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49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口勾针延时顶出自动切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倒装模的自动脱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