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5617.3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陇忠云;刘权;李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shellandtubeheatexchanger)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其通常由壳体、传热型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目前,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材焊接完成后,装配至水室进行水压测试时经常会出现漏水现象,尤其是规格较大的离心机组漏水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装配完成后出现漏水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工装。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检测工装,包括主体和弹性检测头;
所述弹性检测头包括检测部和弹性部;
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一端,适用于与被测工件表面相接触;
所述弹性部一端与所述检测部连接,另一端穿插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并固定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检测部与所述被测工件表面相接触时,所述弹性部随所述被测工件表面的凹凸情况发生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为球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导向杆;
所述导向杆穿插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与所述弹性部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的数量多个;
多个所述导向杆围设在所述弹性部的四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信号接收器;且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收器安装部;
所述信号接收器安装在所述接收器安装部上,适用于接收激光平面度测量仪检测到的所述弹性部的形变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安装部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信号接收器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接收器安装部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显示装置通讯连接,适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形变量发送至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器为蓝牙接收器。
上述检测工装的有益效果:
其通过在检测工装的主体上设置弹性检测头,并由弹性检测头的检测部与被测工件表面相接触。同时,由于弹性检测头的弹性部与检测部相连接,因此当检测部与被测工件表面相接触时,弹性部在检测部的带动下会随被测工件表面的凹凸情况发生形变。通过检测该弹性部的形变量来表征被测工件表面的平面度等参数,从而能够准确的检测出被测工件表面变形的具体位置。由此当检测出被测工件表面变形的具体位置后,能够针对具体位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调整,以预防和杜绝被测工件表面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装配完成后出现漏水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装100的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主体110和弹性检测头。其中,弹性检测头包括检测部121和弹性部(图中未示出)。
检测部121位于主体110的一端,适用于与被测工件表面(图中未示出)相接触。弹性部一端与检测部121连接,另一端穿插在主体110的内部并固定在主体110上。
当检测部121与被测工件表面相接触时,弹性部在检测部121的带动下随被测工件表面的凹凸情况发生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5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