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封边的夹层玻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5642.1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守信科技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封边 夹层玻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EVA即干法夹胶玻璃工艺形成夹层真空玻璃,由于该工艺采用的胶片材料在加热加压过程中易产生熔化和流淌,使得玻璃边缘处的胶液在成型过程中会溢出,夹层玻璃的边缘胶层厚度与中间胶层厚度不一致,成型过程中的真空玻璃会产生变形,从而降低夹层玻璃的成型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两层中间的胶层可得到边框保护、避免胶液流失的预封边夹层玻璃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封边的夹层玻璃结构,具有两片平行叠放的玻璃,所述两玻璃在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具有倒角,所述倒角的位置相对使得两玻璃的边缘之间形成V型的间隙,所述V型间隙填充有胶边从而实现玻璃周边的密封,所述两玻璃之间设有由胶边包围的胶层。
所述玻璃为普通夹板玻璃、浮法玻璃或钢化玻璃。
所述胶层的厚度为0.2~2mm。
所述胶层由两玻璃之间灌注的胶液加热成型。
所述胶边为在所述胶层的成型温度下保持固体状态不熔化的胶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边框胶,填平两层玻璃之间的“V”形间隙,使得两层中间的胶层得到了边框的保护,解决了PVB生产后期品质问题耐候性差的严重缺陷,大幅提高了夹层玻璃或防弹玻璃等多层安全玻璃的耐候性(耐湿、耐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预封边的夹层玻璃结构,具有两片平行叠放的玻璃1,两玻璃1在相向的一侧的四周边缘均具有倒角,倒角的位置相对使得两玻璃四周边缘之间形成V型间隙,V型间隙填充有胶边2从而实现玻璃周边的密封,两片玻璃1之间具有0.2~2mm的间隙,间隙内灌注有由胶液成型的胶层3。
玻璃1可采用普通夹板玻璃、浮法玻璃或钢化玻璃,胶边2在胶层3的成型温度下保持固体状态不熔化。
本实用新型进行生产时,将两片普通浮法玻璃或钢化玻璃平行叠放,玻璃自身的倒角自然形成“V”形间隙,把UV胶(紫外线胶)或激光胶等填充在“V”形间隙从而形成与玻璃周边的外沿相对齐粘合的胶边,并注意在“V”形底部预留出0.2~3mm的间隙,通过UV光或激光的强照射下,在1~10秒内把两片玻璃形成一个可以灌注胶液的玻璃空腔,向玻璃空腔内灌注胶液,使胶液凝固成位于两玻璃层之间的胶层,即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夹层玻璃。通过玻璃边缘设置的倒角,加大了玻璃与胶边的接触面,增加了胶边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守信科技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守信科技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5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化肥包膜机
- 下一篇:手机镜头玻璃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