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瓶、烧杯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6081.7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从进;付慧丽;郭静;郭乃民;马国新;贺静;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瓶 烧杯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验或试验用烧瓶或烧杯的清洗工具,特别是烧瓶、烧杯清洗机,尤其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化验室使用的球状、圆弧底玻璃烧瓶或烧杯的清洗,主要是针对其圆弧底烧瓶或烧杯内壁清洗困难和清洗不安全等问题而设计和制造。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其化验室普遍使用球状、圆弧底玻璃烧瓶或烧杯来做原油含水等试验。原油属于粘稠、胶结的油污物,使用后,烧瓶清洗工作一直是困扰着操作人员的难题。目前对烧瓶或烧杯的清洗一直是依靠操作人员手工清洗。在清洗过程中,由于烧瓶或烧杯整体呈球形状态,尽管使用各种形状的清洗用品和工具,如毛刷、棉纱、海绵等,其清洗效果始终不理想。清洗过程不仅烦杂、用时长,由于烧瓶或烧杯是玻璃制品,怕碰易碎,还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玻璃烧瓶或烧杯的底部呈圆弧形状态,其内壁总会存留污物,清洗不干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烧瓶、烧杯清洗机,改变目前人工手刷的现状,可将圆弧底玻璃烧瓶或烧杯内壁安全、快捷地清洗干净,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烧瓶、烧杯清洗机包括清洗刷,清洗刷一端固定在刷杆的前端,另一端固定在调节杆的前端,将调节杆套装在刷杆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刷杆的后端与电机的主轴连接,电机通过电缆与调速开关连接并固定在底座的立板上;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底座的横板上、其顶端装有卡箍夹紧在烧瓶或烧杯的颈部并支撑在烧瓶或烧杯的下方。
所述清洗刷是条状钢丝缠绕毛刷或弧面柔性刷板,清洗刷的前后两端由刷杆和调节杆上的固定螺栓固定。
所述卡箍是两个半圆对合体,对合后的内径与烧瓶或烧杯颈部外径相符,两个半圆对合体的一端呈合页状相互穿插固定,另一端设有对合翼边,上面带有螺栓孔装入固定螺栓,在下部半圆对合体的下端面焊接插槽或插柄、该插槽或插柄与支架顶端的插柄或插槽插合并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本烧瓶、烧杯清洗机是通过工作在同一底座上的清洗刷和支架实现对烧瓶或烧杯的支撑和清洗,利用电机带动一个可以张开和收起的清洗刷,使用调节杆迫使清洗刷张开后能够与圆弧底烧瓶或烧杯内壁形成紧密贴合且在瓶内旋转。利用瓶内的清洗液配合清洗刷对玻璃烧瓶或烧杯内壁进行初步擦洗,再用洁净水对玻璃烧瓶或烧杯内壁进行最后清洁冲洗,在烧瓶或烧杯口的下方放置一个污水盘或盆盛接污水,完成烧瓶或烧杯内壁清洗的全过程。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普通形状的烧瓶或烧杯的清洗,因为清洗刷是柔性刷,当清洗刷被调节杆沿刷杆推入烧瓶或烧杯内,可使其张开的形状与所刷洗的烧瓶或烧杯的内壁帖合、形状相符。
本实用新型在清洗时,可避免工人清洗烧瓶或烧杯时造成破损乃至伤人事件发生,能为化验室操作人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安全环保,节能高效,无污染操作和实用性强的烧瓶或烧杯的清洗工具,从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烧瓶或烧杯清洗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生产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非工作状态图。
图3是图2所示清洗刷前端的固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和图2。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6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防止清洗时玻璃仪器破损的试管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风管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