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6778.4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赵队家;刘少文;李海峰;沈佳;聂小宏;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交通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薄层 沥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沥青加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呈现车辆多轴化、高效集约化的趋势,由于原规范结构偏弱、交通量预测不准,造成国内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大量的早期损坏或疲劳破坏,路面使用性能衰减加快,虽然管养单位采取换板、板底灌浆等养护措施,但由于交通量及轴载增长速度也很快,造成路面加速破损,维修养护部门面临的压力很大。为此,很多特重交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面临着“白加黑”的加铺改造。
在“白加黑”加铺改造技术中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就是加铺层材料及合理结构的确定问题。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厚度作了指导性的要求,但由于国内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不多或加铺后运营观测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设计方法。特别是对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结构的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受到路面设计标高的限制,目前仍没有技术经济可行薄层沥青加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本路面结构综合利用橡胶沥青混凝土高模量的特点、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高承载力与应力吸收带阻隔反射裂缝的特点,并将它们合理组合,解决特重交通旧混凝土路面的成熟加铺结构的问题,减薄加铺层厚度,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以及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所述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之间以及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层;所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上表面设置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设置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上表面。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级配为AC-13C或AC-16C;所述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不低于4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包括聚酯玻纤布约束框架以及填充在聚酯玻纤布约束框架内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的厚度不低于50m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层采用的沥青是SBS改性沥青;所述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的级配为AC-20C。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聚酯玻纤布以及橡胶玛蹄脂混合料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粘结层是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述粘结层的撒布量为0.3~0.6L/m2。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以及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之间以及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上表面设置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其中,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较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具有较高的模量,可以有效减少沥青加铺层厚度。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较常见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增加了聚酯玻纤布约束框架。约束框架与约束框架内填充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粘结成为一体形成路面下面层。约束框架为填充的筑路材料提供约束力,提高了路面结构层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加铺层厚度,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与水泥路面粘结强度高,可增大基层内垂直裂缝沿界面向水平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延缓裂缝反射到路表的时间,起到良好的抗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特重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应力吸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框架结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6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反射裂缝沥青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短毛植绒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