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锁和电子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7409.7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林;梁先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和电子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禁控制系统中,主要使用钥匙、证件、门卡等验证物品,一旦这些验证物品被盗或者丢失,不法分子容易冒充屋主解除门禁,门禁控制系统的安防性不高。现有的门禁系统中也使用到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然而在普通的门锁中安装生物特征识别设备,其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锁和电子锁系统,以提高门禁系统的安防性和降低门锁的生产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扣套部件和锁栓部件;
所述锁栓部件包括:
主控制器、感应开关、锁栓机构;
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锁栓机构连接,所述锁栓机构包括锁栓,所述主控制器、感应开关、锁栓机构内置于一壳体;
所述扣套部件包括感应磁铁,所述感应磁铁与所述感应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感应磁铁通过电磁感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扣套部件设置有与所述锁栓外形对应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锁栓机构还包括驱动件、第一齿轮;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枢接于所述壳体上且由所述驱动件驱动转动;
所述锁栓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具有齿条部,所述锁栓的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锁,以及控制器和智能终端;
所述电子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生物特征验证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学习机。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锁,以及控制器、智能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电子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生物特征验证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学习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了电子锁内部结构,所述电子锁由扣套部件和锁栓部件组成,所述锁栓部件包括:主控制器、感应开关、锁栓机构;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锁栓机构连接;所述扣套部件包括感应磁铁,所述感应磁铁与所述感应开关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子锁由主控制器根据生物特征验证后触发的开锁指令控制锁栓机构的锁栓后退,从而实现了基于生物特征验证的开锁操作,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防性,且所述电子锁无需集成生物特征验证设备,有效地降低了门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通过感应开关感应扣套部件上的感应磁铁实现了自动上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的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中锁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改进电子锁的内部结构,所述电子锁由扣套部件和锁栓部件组成,所述锁栓部件包括:主控制器、感应开关、锁栓机构;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锁栓机构连接;所述扣套部件包括感应磁铁,所述感应磁铁与所述感应开关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子锁由主控制器根据生物特征验证后触发的开锁指令控制锁栓机构的锁栓后退,从而实现了基于生物特征验证的开锁操作,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防性,且所述电子锁无需集成生物特征验证设备,有效地降低了门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通过感应开关感应扣套部件上的感应磁铁实现了自动上锁。以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锁1包括扣套部件11和锁栓部件12;
所述锁栓部件12包括:
主控制器121、感应开关122、锁栓机构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7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体底架设备舱裙板的锁闭装置
- 下一篇:双电动锁锁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