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溢油结构的雷达天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8233.7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董青;周雷;张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溢油 结构 雷达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雷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溢油结构的雷达天线座。
背景技术
当雷达系统架设完成后,要保证雷达天线座能够在不会不漏油的情况下长期连续工作,而且防漏油一直是最关键的难点之一。因此天线座的结构设计中都会采取防漏油措施,但天线座无油腔和贮油腔间的气压变化导致虹吸现象往往被忽视。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贮油腔内润滑油会进入无油腔,导致雷达存在天线座渗油的风险:
1、在温度下降较多时;
2、无油腔为封闭的腔体;
3、无油腔空间较大,可造成无油腔空气体积明显缩小。
根据不计粘性的气体理想气体方程计算公式,有理想气体方程:
其中:P-压强,V-体积,T-绝对温度,N-物质的量,R-气体常数。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当气温变化时,气体压力和体积会随之变化。假设初始状态大气压力为正常压力,温度为,则温度降低后,要保证无油腔气压与贮油腔平衡,则无油腔气体体积要缩小,这时则有可能将贮油腔润滑油吸入;反之,当温度上升后,要保证无油腔气压与贮油腔平衡,无油腔气体体积要变大,由于无油腔油在底面,故此时无油腔只能产生气体外排;随着气温的升降交替,则无油腔体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效应。根据查阅我国某市2013年4月14至5月30日共47天天气情况,其中有17天温差超过10度以上,最大温差14度,共有4天;因此会出现较明显的呼吸现象。
根据理想气体方程,若无油腔体积气压不变,则无油腔气体体积要减小(由原),式中n与R不随温度变化则有:
。
由于转台在无油腔体处的密封性能好,因此当温度降低,无油腔气体体积缩小时,只能通过回转支承内、外圈的缝隙将贮油腔的油吸进来补充。以某型号雷达为例,前述温度变化的环境下,在47天的时间里贮油腔被吸入无油腔20.89升,致使贮油腔油位高度从62mm下降至41.11mm.导致齿轮润滑不充分,严重影响雷达天线座使用寿命。
由于现有雷达缺乏防溢油结构,导致雷达天线座长期运行后,易发生漏油情况;尽管有的雷达加装了通气阀,但是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不能彻底解决无油腔体和贮油腔体的气压平衡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改进的防溢油结构,以解决现有雷达天线座的结构缺陷,从而达到防漏油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具有防溢油结构的雷达,包括转盘10、底座4和回转轴承7;所述转盘10为圆环形;在转盘10的外侧设有天线座4;所述底座4为中空的环形腔体;在底座4内设有回转轴承7;由回转轴承7将底座4分成无油腔1和贮油腔5;此外:
在无油腔1所在区域的底座4的底板上开有一个孔,在无油腔1所在区域的孔内配有圆管8;即通过圆管8将无油腔1与底座4的外部相互导通,实现底座4与外部无气压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安装,在不改变雷达天线座的主体结构的前提下,能够保证雷达天线座内部腔体和外部大气压力相同,从而齿轮润滑油不会因为气压压力差而溢出导致发生漏油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尤其突出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在转台运行时,保证了不会因为气压差、回转支承外圈的不断旋转引起内腔存油的不断波动等原因而导致贮油腔中的润滑油被挤出,从而解决了溢油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圆管8、直通接头2、通气阀3安装在底座4的下平面,保证不会与雷达系统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结构A-A旋转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具有防溢油结构的雷达,包括转盘10、天线座4和回转轴承7;所述转盘10为圆环形;在转盘10的外侧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为中空的环形腔体;在底座4内设有回转轴承7;由回转轴承7将底座4分成无油腔1和贮油腔5,详见图2;此外:在无油腔1所在区域的底座4的底板上开有一个孔,在无油腔1所在区域的孔内配有圆管8;即通过圆管8将无油腔1与底座4的外部相互导通。
参见图3,进一步说:圆管8的顶端开口靠近天线座4的腔体的顶面。
参见图3,进一步说:圆管8的底端开口向下延伸至天线座4底面的下方。
参见图3,进一步说:圆管8的底部开口与直通接头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8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 下一篇:三模介质腔体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