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9216.5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韦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用 表表 笔直 式微 孔窄缝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万用表表笔直插式探头。
背景技术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目前市场上万用表表笔插头(也称探头)一般的直径都是≥2mm,因此在检测细小孔缝中的导体时,只能测量孔径≥2mm的孔缝中检测对象,无法直接对直径小于2mm的微孔窄缝中导体进行测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电气设备中都存在一些具有微孔窄缝的连接端子,这些电气设备的元器件连接端子(尤其是进口设备元器件)孔隙很小,一般用万用表表笔插头无法插入检测;在日常检修时大多数维修人员只有万用表作为工具,常常要通过临时连接细导线的方式来对微孔窄缝中的导体进行电量检测,非常不方便、不安全。
专利号为20062005895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万用表表笔的转接头》,其公开了一种万用表表笔的转接头,包括金属本体及探针,使用时将普通万用表的表笔头置入金属本体的空腔内,然后旋转固接螺丝并抵压万用表表笔的表笔头,最后将金属本体套上橡胶套。该实用新型结构比较复杂,使用时还需用螺丝刀将金属本体锁紧在表笔的表笔头上并套上橡胶套,操作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使用方便、高效的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该探头可以直接驳接于普通万用表表笔的表笔头,与表笔连接紧固、可靠,可以方便地对直径小于2mm大于0.3mm的微孔以及窄缝中导体进行检测,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包括超细探头和绝缘外壳,所述超细探头后端还连接有用于定位万用表表笔的弹性窄缝薄管,弹性窄缝薄管为导电材料,所述超细探头包括探针和连接在探针末端的连接部,弹性窄缝薄管与连接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套在连接部和弹性窄缝薄管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窄缝薄管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圆周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窄缝Ⅰ和窄缝Ⅱ,所述窄缝Ⅰ由弹性窄缝薄管的上端面向下延伸至靠下端面的位置,窄缝Ⅱ由弹性窄缝薄管的上端面延伸至下端面,弹性窄缝薄管的下端面与连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部与弹性窄缝薄管连接端的端面中部向探针所在侧凹陷设有用于容置万用表表笔笔头的锥孔。
本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作为万用表表笔附件,是对现有万用表表笔功能的有益扩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高效。该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采用0.3mm直径探头,可随时与万用表表笔进行临时驳接使用,方便地对直径小于2mm大于0.3mm的微孔以及窄缝中导体进行电量检测,扩大其使用范围,适用于某些电气设备和仪表仪器中一些具有细微孔端子及通过细微孔进行导线连接的场合,很好的解决生产维修现场的微孔窄缝中的导体的检测难题,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的弹性窄缝薄管其圆周侧壁上对称切割有窄缝Ⅰ和窄缝Ⅱ,并且窄缝Ⅱ贯穿整个弹性窄缝薄管管壁,窄缝Ⅰ切割至弹性窄缝薄管靠下端的位置,留5mm不切断,形成直径可伸张的弹性结构,保证万用表表笔插头插入驳接时可形成可靠连接配合;同时连接部具有带锥度的锥孔,可与万用表表笔插头头部配合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将绝缘外壳套在连接部和弹性窄缝薄管的外部,对连接部分起到与外界隔离绝缘的作用,防止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发生触电的危险;并且绝缘外壳还可以进一步连接超细探头和弹性窄缝薄管,确保超细探头和弹性窄缝薄管连接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万用表表笔直插式微孔窄缝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向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弹性窄缝薄管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1-超细探头、11-探针、12-连接部、121-锥孔、2-绝缘外壳、3-弹性窄缝薄管、31-窄缝Ⅰ、32-窄缝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9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