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飞机用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9410.3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宇;郑欣;张飞;彭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09 | 分类号: | H01M8/1009;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飞机 燃料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飞机用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飞机大多使用的是锂电池为整机提供电源,锂电池需要经常充电,且充电时间较长,不利于无人飞机的频繁使用。若采用燃料电池,则有以下几点问题:1、氢氧燃料的贮存问题;2、燃料电池产生的水如何处理的问题;3、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如何处理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清洁环保,产物是水,容易持续通氢气和氧气,产生持续电流,能量转换率较高的无人飞机用燃料电池。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飞机用燃料电池,具有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内设有锂电池;所述电池本体内设有氢氧燃料电池、排水分系统、排热分系统和自控制分系统;所述氢氧燃料电池的阳极通过管道输入储存在储罐内的氢气,阴极通过管道输入氧气,阳极与阴极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所述阳极与质子交换膜之间、阴极与质子交换膜之间均设有催化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水分系统包括动态排水系统和静态排水系统;所述动态排水系统具有冷却装置;所述静态排水系统具有多孔纤维编织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热分系统包括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内具有冷却剂,循环管道连接至辐射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自控制分系统包括各种测量装置;所述各种测量装置与座舱显示器或遥测设备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电压测量装置、排水与排气测量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层为铂电极或活性碳电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环保,产物是水,容易持续通氢气和氧气,产生持续电流,能量转换率较高等特点,转换率高达80%,普通的能量转换率只有30%左右。
(2)本实用新型可循环,效率高,以气体为发电介质无需充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阳极1、阴极2、质子交换膜3、催化层4、排水分系统5、动态排水系统6、静态排水系统7、冷却装置8、多孔纤维编织线9、排热分系统10、循环管道11、自控制分系统12、测量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内设有锂电池;电池本体内设有氢氧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阳极1通过管道输入储存在储罐内的氢气,阴极2通过管道输入氧气,阳极1与阴极2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3;阳极1与质子交换膜3之间、阴极2与质子交换膜3之间均设有催化层4,催化层4为铂电极或活性碳电极。
还具有排水分系统5;排水分系统5包括动态排水系统6和静态排水系统7;动态排水系统6具有冷却装置8;静态排水系统7具有多孔纤维编织线9。
还具有排热分系统10;排热分系统10包括循环管道11;循环管道11内具有冷却剂,循环管道11连接至辐射器。
还具有自控制分系统12;自控制分系统12包括各种测量装置13;各种测量装置13与座舱显示器或遥测设备连接。测量装置13包括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电压测量装置、排水与排气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
为维持电池的正常运转,须持续供应氢和氧,及时排除反应产物(水)和废热。电池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氢氧供给分系统:航天器携带的氢和氧采用超临界液态贮存,可缩小贮罐体积,解决失重条件下气、液态的分离问题,但要求贮罐绝热性能好、耐低温、耐高压(氧罐为6兆帕、氢罐为3~3.5兆帕)。
②排水分系统5:主要有动态排水和静态排水两种方式。前者把带有水蒸气的氢气循环输送到冷却装置,使水蒸气冷凝成水进行分离;后者依靠多孔纤维编织材料(如灯芯)将冷凝后的水吸附出来,又称灯芯排水。电池组排出的水经净化后可供航天员饮用或作冷却剂。
③排热分系统10:电池组通过冷却剂(如乙二醇水溶液)循环,将废热带到辐射器向外排放,以维持电池组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9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