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胀复合铆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1319.5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胜;彭乐忠;覃瑶;高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铆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工装涉及复合母排行业的铜柱与铜板的装配,具体涉一种压胀复合铆接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铜板与铜柱链接加工中,铆接加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通常铆接前先将铜柱小端放置在铜板上通过铆接治具对其初步铆接(防止作业时其他铜柱掉落),再由铆接机进行铆接,铆接过程中且需操作员对铜板施加向下的压力,操作繁琐且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工装针对传统铆接存在的缺点,进行了优化及改良,提供一种压胀复合铆接工装,利用铆接机驱动该工装运作,解决了铆接过程中先需对每个铜柱进行初步铆接的问题、需操作员对铜板施加向下的压力的问题以及铆接过程中铜柱与铜板贴合不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胀复合铆接工装,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导套、弹簧、盖板、传力杆、铆头,导套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弹簧置于第一空腔内,盖板设于导套上端,盖板上设有通孔,传力杆的下端面设有插槽,传力杆的下端穿过通孔伸入导套内,铆头的上端为小端,小端插入插槽内,下模包括底座、定位块,定位块置于底座上。
其中,小端和插槽的连接方式采用固定(如焊接等,但更换不便)、活动连接的方式均可,为便于更换铆头以适应不同孔径的铜柱铆接,方式一:小端设有环槽,环槽内安装橡胶环,小端直接插入插槽内,因橡胶环的存在,小端与插槽卡紧,方式二:小端设有外螺纹,插槽为内螺纹插槽,小端旋入插槽即可,此两种方式便于更换,安装也较为便利,铆头的最大直径小于等于第二空腔的直径,优选采用最大直径略小于或等于第二空腔的直径的铆头,为减小摩擦,可在导套内或铆头的外壁涂上润滑油形成润滑层。
弹簧可采用多个小弹簧。直接置于铆头与导套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也可采用较大的弹簧,并将其套于铆头上。
下模的底座与定位块可采用一体式结构,但这一结构只适用于单一孔径的铆接,为再增加下模的通用性,定位块与底座之间活动连接,可采用螺接或定位销等方式直接将定位块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或将定位块设置成T型块,底座上设置凹槽,T型块置于凹槽内,T型块与凹槽可采用直接螺接、螺丝固定、定位销固定等方式以起到便于更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可使铜柱与铜板贴合更加紧密,且能释放在铆接过程中操作员对铜板施加的压力,此外,只需要更换铆接头便可以实现不同孔径的铜柱批量铆接,在操作上方便快捷且一致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定位块,3、铜柱,4、铜板,5、导套,6、弹簧,7、铆头,8、橡胶环,9、盖板,10、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压胀复合铆接工装,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导套5、弹簧6、盖板9、传力杆10、铆头7,导套5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弹簧6置于第一空腔内,盖板9螺接在导套5上端,盖板9上设有通孔,传力杆10的下端面设有插槽,传力杆10的下端穿过通孔伸入导套5内,铆头7的上端为小端,小端插入插槽内,弹簧6套于铆头7上,下模包括底座1、定位块2,定位块2为T型块,底座1上设置凹槽,T型块置于凹槽内,T型块与凹槽可采用直接螺接、螺丝固定、定位销固定等方式以起到便于更换的效果,为便于更换铆头以适应不同孔径的铜柱铆接,小端设有环槽,环槽内安装橡胶环,小端直接插入插槽内,因橡胶环的存在,小端与插槽卡紧,铆头的最大直径等于第二空腔的直径的铆头,为减小摩擦,可在导套内或铆头的外壁涂上润滑油。
使用时,传力杆10的上端连接铆接机,铆接机将压力通过传力杆传递至弹簧6,弹簧6受力开始形变,在导套5未接触至铜板4之前将铆头托起,待导套5接触至铜板4后,导套5受铜板4向上的支持力,与此同时铆接机继续对传力杆10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大于弹力与支持力之和时,铆头7对铜柱3进行铆接,达到先压再胀的效果,底座1与定位块2将保证铜板、铜柱、与工装之间的相对位置。
通过本工装进行铆接时,由于本工装是装安装在铆接机上,操作时只需将,铆头与定位块对齐,再将铜板扣入铜柱小端,通过铆接机进行铆接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1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