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1600.9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倪立;乔彬;闫亚伦;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凯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唐红 |
地址: | 225603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温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汽车排放出来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合物、一氧化碳、微粒等,通过更好的催化转化器的活性层、二次空气喷射以及带有冷却装置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控制和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以达到规定数值以下的标准。
在国四时代也有两种主要的升级方案:一类是通过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还有一类是通过微粒捕集器或微粒催化转换器,针对燃烧产生的微粒进行处理的废气再循环技术。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型柴油机厂大都通过机内净化降低碳烟,然后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以满足国Ⅳ排放法规中对碳烟和氮氧化物的规定。在上述的两类方案中,都需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并反馈给ECU系统,由ECU系统对排放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要求标准,由此需要采用高温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
但是现有的汽车尾气传感器要么造价偏高要么监测效果不理想,不能适应现有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尾气温度传感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芯片、铠装热电偶电缆和电缆线,所述温度芯片与铠装热电偶电缆相连接,铠装热电偶电缆的另一端通过端子绝缘卡扣连接于电缆线,温度芯片外周套有保护罩;所述铠装热电偶电缆的外周套有定位环;所述端子绝缘卡扣外周设有尾罩,尾罩的一端固定于定位环,尾罩的另一端与电缆线之间堵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尾罩的一端通过六角螺母卡固于定位环的一侧。
为增加温度测试的灵敏度和精度,所述温度芯片为PT200温度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的外周侧壁上设有螺纹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反应快,灵敏度高;生产工艺简单,监测精度高,使用方便,并且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产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芯片1、铠装热电偶电缆3和电缆线9,所述温度芯片1与铠装热电偶电缆3相连接,铠装热电偶电缆3的另一端通过端子绝缘卡扣6连接于电缆线9,温度芯片1外周套有保护罩2;所述铠装热电偶电缆3的外周套有定位环4;所述端子绝缘卡扣6外周设有尾罩7,尾罩7的一端通过六角螺母5固定于定位环4,尾罩7的另一端与电缆线9之间堵有密封塞8;同时,为增加温度测试的灵敏度和精度,温度芯片1可以采用PT200温度芯片1;并且在定位环4的外周侧壁上设有螺纹精巧,温度检测精度高。
并且,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也比较简单,如图4所示,具体为:
(1)切割铠装热电偶电缆3,并将其剥头剥尾;(2)将温度芯片1与铠装热电偶电缆3的一端焊接;(3)在温度芯片1的外周激光焊接上保护罩2,然后在保护罩2内填充氧化镁后将保护罩2压扁和烘干;(4)将保护罩2末端(即远离温度芯片1的那一端)激光焊接密封起来;(5)在铠装热电偶电缆3的另一端依次安装定位环4、六角螺母5和尾罩7;(6)接着,组装和点焊电缆线9束,并进行电阻测试;(7)测试符合要求后,尾罩7进行烘干、缩口以及焊接封口操作。
上述过程更加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工艺简单,取材容易,易于大规模生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凯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首凯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1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