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镶嵌有宝石的红瓷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1630.X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4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瑞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邓猛烈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路中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镶嵌 宝石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镶嵌有宝石的红瓷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出现了用独特的高温红瓷为载体、以金银镶嵌宝石为点缀的红瓷工艺品,使其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进一步提升。其特点是珠宝设计师创意在红瓷体上某些部位(如花草、人物等)增加珠宝镶嵌宝石配件,并由珠宝镶嵌技师依据设计要求,在红瓷体进行打孔、合位及粘镶工艺等。
但是,目前制作以金银镶嵌宝石的红瓷工艺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方法,由于制作人员需要运用自己的经验直接用金银材料来加工制作,且红瓷体属易碎品;因此手工制作有着严重的缺陷和制约性,具体表现在:制版速度慢、改版困难、焊接位明显、材料浪费大、工具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宝石镶嵌且能够有效避免红瓷损伤的红瓷制品。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镶嵌有宝石的红瓷制品,包括红瓷、金属件和宝石,所述红瓷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红瓷为一体烧制而成,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凹坑紧固,所述宝石镶嵌于所述金属件。
其中,所述金属件上设置有用于镶嵌所述宝石的工艺孔。
其中,所述凹坑与所述金属件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凹坑相粘结。
其中,所述金属件的外表面包裹有固体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红瓷、金属件和宝石,所述红瓷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红瓷为一体烧制而成,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凹坑紧固,所述宝石镶嵌于所述金属件。与所述红瓷为一体烧制而成的凹坑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对烧制后的红瓷打孔,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红瓷被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镶嵌有宝石的红瓷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镶嵌有宝石的红瓷制品,包括红瓷1、金属件2和宝石3,所述红瓷1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红瓷为一体烧制而成,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凹坑紧固,所述宝石镶嵌于所述金属件。与所述红瓷为一体烧制而成的凹坑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对烧制后的红瓷打孔,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红瓷被损伤。在实际作业时,可根据凹坑的实际成型尺寸,对金属件进行减料加工,使其与凹坑形成过盈配合,增加稳定性。也可以通过胶水进行粘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件上设置有用于镶嵌所述宝石的工艺孔。工艺孔的设置,可以对其进行二次扩孔,使其满足与宝石的配合。
作为又一优选的,所述金属件的外表面包裹有固体粘结层。此结构设计,可先将固体粘结层包覆于金属件的外表面,然后与凹坑配合,之后在对金属件加热,使得固体粘结层高温融化后在于凹坑紧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瑞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瑞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1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