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压配电TT、TN系统的多组态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1839.6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随新鲜;秦成虎;孙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低压配电 tt tn 系统 组态 电气 火灾 监控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配电TT、TN系统的电气火灾监控领域。该发明创造实现了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数据采集、报警、通信、控制以及就地显示功能。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省区、大城市的火灾统计中,电气火灾无一例外地高居首位。电气火灾作为消防安全的主要致灾因素,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仅仅是为了减少损失,而非为了避免损失。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早预防、及时排除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就成为当下电气火灾预防的有效措施。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普通家庭建筑物中,安装配备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火灾发生前进行探测,预警,才真正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意义。
在电气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当今社会,国家对电气防火也越来越重视,更加凸显了电气火灾监控的作用与意义。大量案例说明,电气火灾大部分是接地电弧性短路引起的火灾,即所谓“漏电火灾”。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和地方陆续颁布了相关标准或规范,来加强对电气火灾的预防。电气火灾的预防针对各种不同的场所,如智能楼宇、高层公寓、宾馆、饭店、商厦、工矿企业、国家重点消防单位以及石油化工、文教卫生、金融、铁路、电信等领域,信号分配复杂,数据采集多样化,这就使得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数据采集多组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发明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探测器主体既可以经卡槽组合成一体,又可以经屏蔽导线分开置放,安装设计灵活,能够准确快速探测剩余电流、温度、电流及电压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的变化,有效预防常见的因漏电导致接地电弧所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相信本探测器的运用前景会很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适用于低压配电TT、TN系统的电气火灾监控领域。该发明创造实现了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数据采集、报警、通信、控制以及就地显示功能。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TT、TN系统的多组态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它由数据采集模件、CPU模件、面板模件、电源模件组成,所述CPU模件集成了开入单元、开出单元以及通信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模件、面板模件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件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三相电流互感器、三相电压互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用于实现漏电流、配电箱温/线路温、线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或频率的实时监测,所述CPU模件上的所述开入单元提供多路开入量,所有开入量进入装置后都通过光耦进行电气隔离,所述开出单元提供多路开出量,所有开出量都以继电器空接点形式输出,所述通信单元采用RS485串行总线进行通讯,通过网络可接入监控系统,所述面板模件负责液晶显示,采用中文菜单操作,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调试、检测方便简单,所述电源模件提供多路稳压电压,给装置各模件供电。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供了探测器装置硬件设计方案,装置整体抗干扰能力较强。
装置硬件主要组成有:数据采集模件、CPU模件、面板模件、电源模件。所述CPU模件集成了开入开出功能模件以及通信功能模件,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件、面板模件相连。数据采集模件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三相电流互感器、三相电压互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主要数据采集器件,用于实现漏电流、配电箱温/线路温、线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或频率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探测器主体既可以经卡槽组合成一体,又可以经屏蔽导线分开安装,各互感器和传感器数量也可以灵活配置,经CPU模件中的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信号处理。所述CPU模件上的开入单元提供多路开入量,采用软件扫描、软件滤波等方法,实现开关量的输入及防抖动处理。开出单元提供多路开出量,其控制逻辑严密合理并具有逻辑闭锁功能。通信单元采用RS485串行总线进行通讯,通过网络可接入监控系统。所述面板模件负责液晶显示,采用中文菜单操作,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调试、检测方便简单。所述电源模件提供多路稳压电压,给装置各模件供电。
2、提供了多组态的软件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1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