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控制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051.7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范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52;H01R13/639;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渔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线束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变频器控制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脑、相机、汽车、电视等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上,线束作为电路中连接电气设备的接线部件,能够实现运载设备间信号和电源的连接。变频器的线束就是其中的一种,用于连接变频器与电源,实现变频器和电源之间的信号传输与转换。
传统变频器在汽车中是不可或缺的,连接变频器的线束要求也相应较高,一般靠线束进行供电和信号控制,而线束的固定牢固与否与产品的安全性有直接影响,比如若线束固定不牢,使用过程中的晃动就会引起相关连接部位的松动和脱落,产生安全隐患。此外,考虑到汽车在外驾驶经常遇到风雨,因此线束接口处防水处理也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器控制线束,防水防腐,且与对接插座连接稳定可靠,确保变频器控制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控制线束,包括线缆、相接于该线缆一端的终端连接器、相接于该线缆另一终端的D-SUB连接器,该终端连接器具有基座、从基座延伸出的5PIN插接端子,该基座上凸起有推块;该D-SUB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伸出该绝缘座前端面的标准的D-SUB插接口,该绝缘座的前端面上设有防水密封圈,于绝缘座的两侧安装不锈钢十字螺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缆包括有蓝、黄、黑、红、白六种颜色的6条线芯,该线芯外包覆有热缩套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不锈钢十字螺钉包括头端、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螺纹部,该头端、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直径依次减小,该螺纹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延伸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D-SUB插接口内具有两排端子,第一排具有5PIN端子,第二排具有4PIN端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由于变频器控制线束的终端连接器设置推块,推块的设计可以使操作人员更好的使用推力和拉拔力,使该终端连接器更容易与对接插头对接;此外,D-SUB连接器上设置了防水密封圈,当与对接插座连接时,该防水密封圈可以封闭二者相接的缝隙,起到防水防尘防油污的作用,避免内部渗水引起短路;加之在绝缘座两侧安装有不锈钢十字螺钉,可以使D-SUB连接器与对接的插座稳固连接在一起,不会发生误拔断电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终端连接器右视图;
图4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不锈钢十字螺钉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不锈钢十字螺钉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线缆11、线芯
12、热缩套管20、终端连接器
21、基座22、插接端子
23、推块24、倒钩
25、导向滑轨30、D-SUB连接器
31、绝缘座32、D-SUB插接口
33、防水密封圈34、十字螺钉
341、头端342、第一延伸部
343、第二延伸部344、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变频器控制线束,包括线缆10、相接于该线缆10一端的终端连接器20、相接于该线缆10另一终端的D-SUB连接器30。
其中,所述线缆10包括有蓝、黄、黑、红、白六种颜色的6条线芯11,该线芯11外包覆有热缩套管12。将线芯11配设为不同的颜色,可以便于生产过程中将芯线与对应的端子相接,而在外部包覆热缩套管12,将线芯11密封起来,可以防水,防腐,确保线芯11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该终端连接器20具有基座21、从基座21延伸出的5PIN插接端子22。该基座21上凸起有推块23,推块23的设计可以使操作人员更好的使用推力和拉拔力,使该终端连接器更容易与对接插头对接;所述5PIN插接端子22彼此独立开,于各插接端子22的前端顶部设有倒钩24,可以扣紧对接插座,防止松脱。位于最边上的两PIN插接端子22外侧设有导向滑轨25,以将该终端连接器20快速导引插接在对接插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