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腹腔穿刺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263.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常梦君;郭云童;刘春;郭建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腹腔 穿刺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腹腔穿刺注射器。
背景技术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常常是临床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急腹症等疾病中,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结合患者病情描述、症状体征,往往能能达到90%以上的确诊率。对于疾病的快速、准确诊断,对于是否手术探查,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通过对腹腔积液的基本观察就能达到很高的诊断率:腹腔积液完全血性时.多考虑为实质性脏器损伤,如肝、脾破裂或肠系膜的裂伤;胆汁样渗液考虑为胆囊、胆管穿孔或溃疡病穿孔;脓性渗液夹带粪臭味是肠道穿孔或阑尾穿孔的有力证据;酱色血性混浊液体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或坏死性出血性胰腺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腹腔积液进行生化、肿瘤、细菌学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操作简便,技术难度低;不必往返搬动患者,也不需患者站立;适应证宽,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急诊室、抢救现场均可进行,尤其适合不易搬动的复合伤患者。但是在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使用较少,原因为:1、穿刺后抽吸出来的腹腔积液,在医师进行初步诊断后均要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确诊,人们往往会把注射器中的腹腔积液转移到一个无菌试管中,在此过程中增加了标本污染的风险,对后期诊断反而起到误导作用,耽误患者病情,增加医疗成本;2、有的医师为了避免腹腔积液转移到试管的过程中的污染,会直接把注射器放入无菌的袋子中送往实验室,注射器抽吸腹腔积液后,其后方突出的芯杆占据了很大的面积,而且在携带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误推,造成注射器中腹腔积液流出,污染周边环境。所以无论是标本容易污染,还是不易携带,均限制了临床医师对于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的使用,导致疾病诊断不及时,用其他诊疗手段来代替而增加花费,尤其对于复合伤患者更是增加了其诊疗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腹腔穿刺装置存在不方便携带、增加标本污染风险以及容易误推而造成腹腔积液流出等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腹腔穿刺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便携式腹腔穿刺注射器,包括注射针管,注射针管前端设有与其连通的注射咀,注射咀上连有穿刺针,注射针管内设有往复活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注射咀与穿刺针之间增设单向控制阀,注射针管内往复活塞后方、且位于管体内壁周圈设有与往复活塞相互配合的挡圈,往复活塞背面连有拉绳及拉环,挡圈与注射针管后端部之间形成拉绳及拉环容置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注射器前端增设单向控制阀,只允许液体或气体从注射器远端向注射器内流动,在临床工作中,只有腹腔中的液体或气体单向流入注射器,而注射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不会返流入腹腔,单向控制阀此处达到了防止注射器中的腹腔积液再次污染,和在携带过程中注射器中的腹腔积液流出进而污染周边环境的危险;注射器往复活塞后方设有拉绳及拉环,可以在结束腹腔穿刺术后塞入拉绳及拉环容置腔内,避免了普通注射器使用后其后方突出的部分,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优化该注射器的结构,使其便于携带,所述的注射针管前端设有与其密封配合的前端帽,前端帽与注射针管的配合面上开设与单向控制阀外形相吻合的单向阀容置槽;注射针管后端部设有环形卡槽以及与环形卡槽密封配合的后端帽。在结束腹腔穿刺术后,可将穿刺针拔下,将前端帽与注射针管旋紧密封,单向控制阀置于单向阀容置槽内,同时将拉绳及拉环塞入拉绳及拉环容置腔内,再将后端帽与环形卡槽旋紧密封,这样整个注射器变为一个利于携带的试管状物,既安全又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减少了标本污染的发生率,携带方便,利于临床工作更好的开展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进而提高疾病的诊断正确率,便于及时进行下一步治疗,同时由于单向控制阀及拉绳拉环的结构设计代替普通的芯杆,避免了注射器内标本的污染及标本污染周围环境,提高诊断正确率,尤其对于复合伤现场、战伤现场及其他危急情况下,均有良好的使用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穿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携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针管;2-注射咀;3-穿刺针;4-往复活塞;5-单向控制阀;6-挡圈;7-拉绳;8-拉环;9-拉绳及拉环容置腔;10-前端帽;11-单向阀容置槽;12-环形卡槽;13-后端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肝脓肿穿刺抽吸送检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自供耦合剂型B超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