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压型直排消音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346.4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厚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厚才;福泉市德才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501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压型直排 消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消音鼓,特别是一种回压型直排消音鼓。
背景技术
消音鼓是汽车排气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以往的消音鼓均为直排鼓,是通过在鼓内设置消音管和消音棉,消音管从消音鼓一侧伸入,从另一侧伸出,是单根结构,汽车尾气经过消音管时通过消音管管壁上的通孔进入管外的消音棉层进行消音,由于现有的消音管上的消音孔为圆形孔,消音阻力较小,消音效果不太理想,噪音较大。且经研究发现,在消音鼓内设置多腔室,尾气从消音鼓的进气管进入消音鼓,在回压腔内形成回压后再从排气管排出,形成的回压对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力具有提升作用,但对发动机高转速时的马力提升相对较小。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对低转速时发动机的扭力和高转速时发动机的马力均有提升,且消音效果好的消音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压型直排消音鼓。本实用新型不仅对发动机高转速时的马力有提升作用,对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力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消音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消音棉缠缚牢固,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压型直排消音鼓,包括有壳体,壳体的两侧设有挡板;壳体内的轴心处设有消音管,消音管两端的管口与挡板连接,消音管的一端设有锥形进气管,锥形进气管的扩口端与消音管的管口连接,收口端位于消音管内,另一端设有锥形出气管,锥形出气管一端伸出挡板,另位于消音管内,消音管的管壁设有向内凹陷的呈螺旋状分布的楔形消音孔,楔形消音孔的开口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消音管的管壁外设有一层钢丝网,钢丝网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消音棉;所述锥形进气管一端的挡板上还设有一个进气管,进气管穿过挡板,其头端伸进壳体内,位于锥形进气管中。
前述的回压型直排消音鼓,所述的进气管伸进壳体内的长度为6-8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音管两端设置锥形进气管和锥形出气管,锥形进气管和锥形出气管的收口端位于消音管内,收口端的口径小于消音管的内径,使消音管内形成腔室,尾气在腔室内形成一定的回压,对低转速时发动机的扭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为本实用新型本身为直排设计,排气顺畅,对高转速时发动机的扭力也具有一定的提升。同时,通过将消音管管壁上的消音孔从圆形通孔变为楔形消音孔,楔形消音孔是通过将消音管管壁向内轧制形成的坡状导流孔,楔形消音孔的开口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相反,气流很容易被楔形消音孔导流后进入消音管外的消音棉层,消音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消音管外设有一层钢丝网,钢丝网与消音棉之间的摩擦系数比消音管与消音棉之间的摩擦系数大,消音棉更易缠缚在消音管上,不易松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低转速时发动机的扭力,还可以提高高转速时发动机的马力,同时还具有消音效果好、消音棉不易松动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特别适合用于跑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消音管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消音管,3-锥形进气管,4-进气管,5-锥形出气管,6-楔形消音孔,7-钢丝网,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回压型直排消音鼓,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壳体1,壳体1的两侧设有挡板8;壳体1内的轴心处设有消音管2,消音管2两端的管口与挡板8连接,消音管2的左端设有锥形进气管3,锥形进气管3的扩口端与消音管2的管口连接,收口端位于消音管2内,右端设有锥形出气管5,锥形出气管5一端伸出右侧的挡板8,另一端为锥形,其收口端位于消音管2内,消音管2的管壁设有向内凹陷的呈螺旋状分布的楔形消音孔6,楔形消音孔6的开口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消音管2的管壁外设有一层钢丝网7,钢丝网7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消音棉;壳体1的左侧设有一个进气管4,进气管4穿过左侧挡板8,其头端伸进壳体1内,位于左侧的锥形进气管3中。
所述的进气管4伸进壳体1内的长度为6-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厚才;福泉市德才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邓厚才;福泉市德才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简单的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油气分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