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塑瓶的组合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383.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眭国彪;眭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平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俞宗耀;俞昉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大输液制品的塑瓶包装容器的PP组合盖,属医药制品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药大输液制品是制药行业的重要品种之一,静脉注射药物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其包装材料通常分为三大类:玻瓶、塑瓶和软袋。传统的玻璃瓶由于其质量重、易破损、不便携带和环境污染大等缺点,逐渐被塑瓶及软袋取代,塑瓶及软袋不仅克服了玻璃瓶的上述缺点,而且还具备可以有效回收利用的优点,使用塑瓶和软袋输液包装更安全更环保。通常,大输液塑瓶包装包括塑瓶瓶体和组合盖,大输液软袋包装则由软袋、接口、组合盖等三部分组成,塑瓶运输安全性好,不需要接口,结构更简单。
而常用的组合盖则又由PP外盖、PP内盖、胶塞等三个零件组成。组合盖的三个零件分别需要专用设备与特殊的生产工艺才能生产,生产工序繁杂,涉及设备多。单件生产加工完成后再通过组盖工序装配完成,如有一个零件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外盖与内盖之间、或与胶塞之间可能产生缝隙,造成漏液隐患;而且普通医用胶塞在插拔针时易产生细小碎屑,进入塑瓶内污染输液,影响产品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塑料输液包装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塑瓶的组合盖,通过改变组合盖的结构,减少生产工序、提高产品合格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输液塑瓶的组合盖,包括组合盖本体和橡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本体一端为大沿口,端口径向外凸呈圆环状,用于与塑瓶输液口连接;另一端为小沿口,端口径向向内折边呈环状平台,组合盖本体内侧面置有环形支撑平台;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与所述大沿口、小沿口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与所述小沿口之间为橡胶塞预置腔;所述橡胶塞嵌入式填充并固定在整个所述橡胶塞预置腔内,所述小沿口端口环状平台外端面与热熔铝塑复合膜紧密贴合密封。
所述环形支撑平台与所述橡胶塞之间置有隔液膜。
所述橡胶塞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改变原有输液包装中的组合盖结构,将内盖和外盖合二为一组合为组合盖本体,釆用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塞,小沿口端口热熔铝塑复合膜密封,从而达到原有内盖加外盖组合才能达到的效果。省去了原有组合盖中的内盖,不仅节约了材料,降低能耗,而且消除了内盖与外盖二次组合装配可能产生缝隙,造成漏液的隐患。可以在灌装流水线上实现“灌装-封口”一次完成,而且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塞输液针头刺入时不掉屑,不污染输液塑瓶内药液,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使用时撕掉贴膜、暴露出橡胶塞,刺入输液针头即可,使用很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盖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盖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输液包装用组合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熔铝塑复合膜;2—橡胶塞;3—组合盖本体;3.1—小沿口,3.2—环形支撑平台;3.3—大沿口;4—隔液膜;5—外盖;6—内盖;7—指扣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组合盖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分别示于图1和图2;图3是图1或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由图所示可见,一种医用输液塑瓶的组合盖,包括组合盖本体3和橡胶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本体3一端为大沿口3.3,端口径向外凸呈圆环状,用于与塑瓶输液口连接;另一端为小沿口3.1,端口径向向内折边呈环状平台,组合盖本体内侧面置有环形支撑平台3.2;所述环形支撑平台3.2与所述大沿口3.3、小沿口3.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环形支撑平台3.2与所述小沿口3.1之间为橡胶塞预置腔;所述橡胶塞2嵌入式填充并固定在整个所述橡胶塞预置腔内,所述小沿口3.1端口环状平台外端面与热熔铝塑复合膜紧密贴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聚缩组合盖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示于图2,由图可见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平台3.2与所述橡胶塞2之间置有隔液膜4,可根据需要选用。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橡胶塞2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橡胶,所述橡胶塞2嵌入式填充并固定在整个所述橡胶塞预置腔内。
图4是现有技术输液包装用组合盖结构示意图。图示组合盖由注塑成型PP外盖5、PP内盖6,硫化成型加工出橡胶垫2,通过组盖机将橡胶垫2压入PP外盖5,最后再将PP内盖6压入PP外盖5,组盖后容易产生PP指扣拉环7拉断现象,而且压入式组盖方式,容易出现橡胶垫2在PP外盖5与PP内盖6之间的配合松动造成漏液,因此产品不但合格率低,而且还存在着多次污染的风险。组合盖内含有内盖6,增加了材料消耗,导致资源浪费和产品制作成本的増加。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塑瓶的组合盖,简化了原有组合盖的结构,将原来的PP外盖和PP内盖合二为一,由于操作步骤的减少,大大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风险,提高了组合盖的合格率,提高了药品的使用安全性能,还节约了国家资源,又降低了药品的包装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平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平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式配液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滴眼液包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