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桌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761.X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乔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舜鑫 |
主分类号: | A47B1/04 | 分类号: | A47B1/04;A47B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餐桌。
背景技术
人们在聚会吃饭时需要用到餐桌来盛放饭菜,人员较少时用小餐桌比较方便,人员较多时用大餐桌比较方便,这需要提前进行预订安排,但是也存在用餐中途人员增加的现象,而且在大型聚会的场合,为了减少开支,往往一个餐桌超过其所承受的人员数量,导致用餐不方便;另外,用餐时会产生很多垃圾,比如骨头、餐巾纸等,人们一般是将垃圾放置在餐桌上或碟子内等待服务人员统一收取,但是,服务人员并不是随时对垃圾进行收取,一次用餐会有1-2次收取垃圾的过程,因收取垃圾不及时导致导致用餐人员面前的垃圾过多而影响用餐心情,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餐桌的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能根据用餐人员的数量多少实现圆形餐桌与方形餐桌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能将用餐垃圾进行自行回收,使用方便、卫生,给用餐人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餐桌,其特征是:包括圆环形支架,所述圆环形支架内设置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圆形桌面,所述圆环形支架外铰接有四个端部为直角的方形桌面,所述圆环形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杆与所述圆形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侧面对称的固定有四个第二气缸,所述四个第二气缸的缸杆分别与固定在所述方形桌面的下表面的铰接座铰接,所述方形桌面和圆形桌面的侧部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用于挂取垃圾袋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圆环形支架与圆形桌面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导向套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与圆形桌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的下端与圆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导向机构为圆形桌面的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圆形桌面上升和下降过程更加平稳,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导向机构有六个,且沿圆环形支架的周向均匀设置。
为了给用餐者提供一定的储物空间,增加实用性,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抽屉,所述抽屉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气缸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圆环形支架和方形桌面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方形桌面可沿着圆环形支架向上或向下翻折,当向下翻折方形桌面至方形桌面与圆形桌面垂直时,此时仅使用圆形桌面用餐,适用于人数较少的场合,当向上翻折方形桌面至方形桌面的上表面和圆形桌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时,此时圆形桌面和方形桌面同时使用,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
当向上翻折方形桌面至方形桌面的上表面和圆形桌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时,并将相邻的两个方形桌面卡接固定,此时圆形桌面和方形桌面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和积极效果为:
(1)包括圆环形支架,所述圆环形支架内设置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圆形桌面,所述圆环形支架外铰接有四个端部为直角的方形桌面,当用餐人数少时,向下翻折方形桌面至方形桌面与圆形桌面垂直,此时仅使用圆形桌面用餐,当向上翻折方形桌面至方形桌面的上表面和圆形桌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时,此时圆形桌面和方形桌面同时使用,根据用餐人员的多少可以实现圆形桌面与方形桌面的相互转换,操作方便,节省了用餐空间,实用性强;
(2)所述圆环形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杆与所述圆形桌面固定连接,当方形桌面的上表面和圆形桌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带动圆形桌面的上升和下降,以适应不同菜品的需要;
(3)所述方形桌面和圆形桌面的侧部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用于挂取垃圾袋的挂钩,用餐人员将盛放垃圾的垃圾袋悬挂在挂钩上,用餐的同时可以自主的对垃圾进行回收,提高了餐桌的美观度,给用餐者提供了良好的用餐环境。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圆形桌面和方形桌面位于同一平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圆形桌面和方形桌面不在同一平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2的A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舜鑫,未经乔舜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