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侧位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4269.6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张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通利电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2 | 分类号: | B60Q1/32;B60Q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侧位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车用侧位灯。
背景技术
汽车照明灯是汽车行驶中必不可少的照明设备。为了保障行驶安全,汽车不同位置上装有不同用途的照明灯。侧位灯装设在车体的侧部,向周围行人及车辆提示存在的信号,为驾驶员观察两侧路况提供照明,而且,也对安全停车及夜间行驶时起着辅助警示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侧位灯着重于表面装饰作用,灯泡发出的光微弱散射,不能有效弥补前后组合灯空出的光照盲区,为汽车的夜间行驶或者转向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侧位灯,其合理布置光源位置,促进散光面有效弥补前后组合灯空出的光照盲区,为行车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车用侧位灯,包括长椭圆形相互扣合成一体的顶壳和底壳,底壳的内侧底面上装设几字形的灯泡支架,灯泡支架包括两端的平直状连接支板和中部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倾斜向上设置,支撑板上装设灯泡。在该结构中,作为光源的灯泡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的支撑板上,使得车辆侧边区域的光照范围可以有效的弥补前后组合灯空出的光照盲区,消除光照死角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安全行车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优选,灯泡支架设置在底壳的左端或者右端,支撑板朝向底壳中部倾斜向上设置。作为改进,灯泡支架靠近底壳中部的连接支板上开设限位槽,底壳的内侧底面上设置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灯泡支架远离底壳中部的连接支板上开设通孔并通过连接螺栓穿接通孔与底壳固接。
作为优选,底壳的内侧底面上设置与支撑板相配合的缓冲支撑块。
作为优选,位于底壳的内侧底面两端设置安装孔,底壳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孔相配合装设在车体上。
作为优选,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60度。
作为优选,底壳外侧周边间隔均布有若干弧形凸条,顶壳内侧周边设置与弧形凸条相配合的弧形凹槽,顶壳的周边还设置有卡接在弧形凸条之间间隙上的限位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灯泡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的支撑板上,强化了车辆侧边区域的光照范围及效果,有效的弥补了前后组合灯空出的光照盲区,消除光照死角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
2.结构简单实用,制作工艺难度低,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经济适用,适合在卡车、货车、拖车及挂车等车辆上普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壳,2-底壳,3-灯泡支架,4-连接支板,5-支撑板,6-灯泡,7-限位凸起,8-通孔,9-缓冲支撑块,10-安装孔,11-弧形凸条,12-限位凸块,13-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车用侧位灯,装设在车体侧部,为车体两侧提供照明及位置警示作用,可有效的弥补前后组合灯空出的光照盲区,为安全行驶提供有力保障。该侧位灯包括长椭圆形相互扣合成一体的顶壳1和底壳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壳2外侧周边间隔均布若干弧形凸条11,顶壳1内侧周边设置与弧形凸条11相配合的弧形凹槽,顶壳1的周边还设置卡接在弧形凸条11之间间隙上的限位凸块12,这种卡接扣合结构安装方便实用,制作工艺简单。底壳2的内侧底面上装设几字形的灯泡支架3,灯泡支架3包括两端的平直状连接支板4和中部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倾斜向上设置,倾斜角度优选为30度至60度,在底壳2的内侧底面上设置与支撑板5相配合的缓冲支撑块9,起缓冲支撑作用,防止支撑板5因车体频繁震动发生变形。支撑板5上装设灯泡6,通过将灯泡6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的支撑板5上,强化了车辆侧边区域的光照范围及效果,消除了光照死角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将灯泡支架3设置在底壳2的左端或者右端,支撑板5朝向底壳2中部倾斜向上设置。在灯泡支架3靠近底壳2中部的连接支板4上开设限位槽13,底壳2的内侧底面上设置与限位槽13相配合的限位凸起7,限位凸起7卡设在限位槽13上实现限位作用,同时,在灯泡支架3远离底壳2中部的连接支板4上开设通孔8并通过连接螺栓穿接通孔8与底壳2固接。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安装方式,在位于底壳2的内侧底面两端设置安装孔10,底壳2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孔10相配合装设在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顶壳和底壳的外形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获得的公知技术或者现有技术当中等效替换的其它结构变形的实施方式,只要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或者精神,通过增设几字形灯泡支架,将灯泡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的支撑板上,以促进散光面有效弥补前后组合灯空出的光照盲区,实现消除光照死角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为目的的实施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通利电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通利电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4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清洗的豆浆机
- 下一篇:用于优先化数据以在通信网络中智能丢弃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