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身份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4363.1 | 申请日: | 2015-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超;孙建国;吕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身份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身份识别系统,特别涉及光电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标的技术,即系统向个体ID发射射频询问信号,个体ID自动应答身份信息。
目前,通过射频通信方式进行身份识别及定位的技术已日趋成熟。然而,RFID产生电磁信号,会与其他的无线电设备之间产生干扰,使用时个体ID卡需要靠近射频发射器,系统才能获得身份信息,定位效果差。RFID只能给出秒级的粗略时间;且只能感知身份,不能给出目标运动方向和轨迹,精确度低、信息量少,通常有10%~30%的漏检率。RFID在一个处理时间段(10s级)、一个天线区域只能处理一个个体ID,如门禁系统(货物处理系统等),RFID一次只能读取一个个体ID,个体ID排队依次读取;且系统不能完成自动识别,个体ID卡需要靠近射频发射器,即需要有读卡动作,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例如,现有的考勤与出入监控系统多数采用RFID技术,近距离接触读卡,记录、开门,一切在保卫和视频监控设备监控下进行,效率低,不人性,成本还高,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间,排队刷卡已成一道风景线,有时由于读卡错误或机械运动故障,很容易引起混乱,其间,不可避免出现漏刷、代刷现象,监管效率与效果不大,甚至有同时出入无法区分现象,无法严格掌控进出关卡真实情况,被监控者还怨声载道。
LED作为新型光源,有着绿色环保、寿命长和发光质量优等特点。可见光通信技术利用了LED光源的快速开关响应特性,将加载信息以照明光的形式通过自由空间发送出去,同时利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换器件接收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进而获取信息。由此,本申请设计了OEID(Opticalelectronicidentifition),即光电身份系统,由于光波较电磁波波长更短、传输速度更快,应用在身份识别上,具有精度高、信息量丰富、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电技术实现个体ID定位的身份识别系统,解决RFID的电磁辐射、易干扰、精度差、无定位、成本高等缺陷。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电身份识别系统,包括ID卡、计算机、及由光电信号收发模块和信号收发处理模块组成的光电读取设备;光电信号收发模块借助网线与信号收发处理模块相连,信号收发处理模块借助通信接口与计算机相连,ID卡通过光信号与光电收发模块进行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电信号收发模块由接收信号二极管和发射信号二极管及相应的调制、驱动、微信号放大器、抗干扰处理器构成;信号收发处理模块包括编解码电路和存储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ID卡由电池、编解码电路、光电接收传感器、配对二极管及驱动电路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信号为不可见光。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光信号为LED光。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信接口为232总线、485总线、CAN总线或光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电信号收发模块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组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收发处理模块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组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LED光源或不可见光应用到身份识别系统,得到光电身份识别系统(OEID)。OEID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易集成、使用方便、用途广等特点。OEID能够同一时刻给出超过3个个体ID卡进入系统敏感区域的精确时间(精度为1ms)、位置(精确度为10cm),该功能能够用于精确区分多个体ID卡同时进入敏感区的先后顺序,并给出个体ID卡的位置、运动方向、速度、轨迹等信息,实现批量处理群ID卡的目的。
尤其是不可见光源的OEID,有效的避免了强光折射带来的干扰,使得对被测目标的身份识别具有了隐蔽性,在不能有亮光的地方也不影响使用,极大的降低了OEID的应用条件,拓宽了应用领域。同时也避免人的眼睛长时间受到LED可见光的刺激,起到保护人眼的作用。
由于OEID具有精度高、信息量大的特点,读写工作不需要近距离操作,不需要有读卡动作,一切由光电信号收发模块自动完成;卡片运动速度、轨迹、时间及数量不需设限,完全处于自由随机状态,不会给运动个体(特别是人)带领不舒适和不方便的感觉,一切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光电信号收发模块自动完成,使用极其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4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写多维力信息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