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防护性高的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4969.5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晓辉;靳锦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防护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安全防护性高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现有技术中,对于配电柜的改进,大多集中在如何使其散热性更好,如何使其内部电路更便于观察,其中不乏双层门的配电柜。
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315978U中公布了一种双层门配电柜,通过在内门上加透气孔和散热器的方法,降低电器柜内的温度。又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332862A中公布了一种双层门结构的高效散热配电柜,也是通过与内门结合,合理的通风使电器柜内腔合理散热。再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030325U中公布了一种高防护等级配电柜,将内门作为数模化条架的支撑,起到加固电器柜的作用。
但是,上述双层门配电柜都存在缺点如下:1.门内的线路摆放依旧无序,存在安全隐患;2.现有技术中,内门和外门往往采用相同的门框,维修不方便,双层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彼此碍事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层门依旧存在安全隐患,门体间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安全防护性高的配电柜,包括内、外两层柜门,所述内柜门上设有一定数量的与电器开关形状相配合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内柜门与其门框间设有手柄式门锁。
优选的,所述内柜门的内壁设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内柜门的门框设于所述配电柜内,与所述外柜门间距为8~15cm。
优选的,绝缘层由环氧树脂绝缘板制成。
优选的,在所述内柜门上还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更好的安全防护性,二层门上只露出开关的操作手柄,带电金属部分都在二层门内,操作时不用打开二层门,打开柜门后内部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防止线头凌乱造成安全隐患;
(2)外层门面的背面有绝缘胶木防护板,防护操作人员误碰触带电元器件;
(3)两层外壳,达到了更好的防尘效果,壳体良好接地后有更好的抗电磁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测方向爆炸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轴测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柜门和电器元件剖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内柜门;2.外柜门;3.外层门电气元件的防护罩4.外层门电气元件的防护罩;5.内门框;6.电器元件支撑;7.电器开关通孔;8.总开关通孔;9.绝缘层;10.电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安全防护性高的配电柜,参见图1至图3,包括内、外两层柜门,所述内柜门1上设有一定数量的与电器开关形状相配合的通孔。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通孔,三个与电器元件相配合,一个与总开关相配合。
内柜门1与其门框间设有手柄式门锁。通过工作人员长期试验,发现该类门锁除了使用便捷,还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内外门间相干涉的隐患。
内柜门1的内壁设有绝缘层。绝缘层由环氧树脂绝缘板制成,厚度约3毫米,形状长方形,进一步避免漏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内柜门1的门框设于所述配电柜内,与所述外柜门2间距为8~15cm。该距离大于与外层门电气元件的防护罩厚度间距离2~5cm。既保证了通风,结构紧凑,同时,避免内外门间的干涉。
在内柜门1上还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在附图中并未画出。本实施例中,电器柜下上部左右各设散热风扇一个,中部和下部为进风百叶窗。
本实施例中,壳体用镀锌扁钢连接到用户的厂区接地网,进一步防止电磁干扰,提高安全防护等级。
本实施例装配过程中,电器元件安装于内柜门1的空间内,而电器元件的开关安装在内柜门1上的预留孔内,这样,不需要打开内门,就可以控制指定电器元件的开启与闭合,而且,在启闭开关的过程中,避免与电线发生碰触。
同时,当需要进一步调整或维修线路时,断电后,先打开外柜门2,后打开内柜门1,两门间距离的存在使得在打开后其自然的打开角度不同,所以不会发生内外门干涉碰撞,影响内部电线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维修而带来的断路,之后,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层门,除了电器开关,所有线路都布置在门内空间的电器元件支撑6上,线路排列也相对简单整齐,彼此间干涉不多,便于维修。
最后需说明的是,以上者仅系本实用新型部份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者,亦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4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长焰煤制备喷吹煤的方法及窑炉
- 下一篇:催化改性橡胶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