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肥自循环立体定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7182.4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美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2;A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5103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肥 循环 立体 定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花草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肥自循环立体定植装置。
背景技术
1、环境现状:
据统计,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6%的呼吸道疾病全世界每年有2400万人的死亡与室内污染密切相关,城市居民每天约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度过由于接触时间很长,累积接触量很高。尤其是老、幼、病、孕等体弱人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他们的健康尤为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是现代都市人当务之急。
2、植物墙现状:
随着人们对大环境的重视,植物墙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建筑外墙、堤坡绿化、高架桥等,植物墙已被专家证明具有明显的隔热降温、吸尘净化、降噪环保等作用,同时可以美化城市、愉悦身心。
3、室内植物墙:
众所周知,花草植物除了具备良好的视觉美感之外,其独特的光合作用可以很好滴改善室内空气,且具有长效性。
通过科学的编排,合理密度的垂直植物墙,无论对空气的净化,还是对环境的美化,都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供水、施肥、安装维护、以及对墙体的损毁等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植物墙仍然没能进入室内。
而室内绿植的现状,仍然只是依托于平面的盆栽摆放,其作用只能是美化视觉,但对于室内污染的净化作用微乎其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肥自循环立体定植装置,提出了一种在室内固定绿植形成植物墙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肥自循环立体定植装置,包括柜体和水肥自循环装置,还包括模具,柜体的下端设有水肥自循环装置,柜体的上端设有模具;模具为带有内腔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滴水管,开口相邻的一侧面设有用于承载花草植物的承载装置。
进一步的,柜体的底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的,水肥自循环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控制器;水泵设在水箱中,水泵与控制器连接。更进一步的,水泵设有上水管,上水管上设有滴头。
进一步的,模具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有模具直接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开口相对的一端还设有棉绳。承载装置为带有通孔的圆筒;圆筒的一侧固定在模具上。圆筒的数量为1-1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柜体、模具和水肥自循环系统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在室内固定绿植并形成植物墙的装置,花草绿植能够装载在模具中,模具的数量和个数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数目,模具之间活动连接,可拆卸,水肥自循环装置可自动为绿植提供养分,无须用户额外付出精力;柜体的底部有滚轮,使得装置能够自由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肥自循环立体定植装置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模具;3-水肥自循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肥自循环立体定植装置,包括柜体1和水肥自循环装置3,还包括模具2,柜体1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箱体,箱体的内部是空的,箱体内部装有设有水肥自循环装置3,柜体1的第二部分为一个木板,柜体1的上端设有模具2;至少有一组模具2固定在木板上。不同数量的模具2组成一个N*M模具2阵列,M、N均大于等于1;木板上设有横板,模具2可放置在横板上,另外,还可在木板上设置一个挂头,模具2挂在木板上。模具2可随意排列组合,具体的数量的形状随用户的需求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美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美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