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7904.6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亮;宋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3/46 | 分类号: | G01J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凌衍芬 |
地址: | 5297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管件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管道生产企业在对生产现场的成品管材、管件的外观颜色判定是否符合标准时,均是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由于生产现场光照环境、个人的色敏感度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产品颜色的判定经常出现偏差,经常出现生产部能通过产品检验,而品管部却认为产品不合格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有手持式色差仪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外观颜色,但是由于手持式色差仪测量光源出射的表面为平面,而管材、管件通常都是圆形的,导致手持式色差仪还不能用于管材、管件的颜色检测,即使能够检测,由于密封性达不到要求,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配合手持式色差仪对管材、管件进行颜色检测的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具,所述检具一侧面为用于与手持式色差仪测量光源出射平面相贴的第一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对的侧面两端为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对的侧面的中部为向内凹陷的用于与管材、管件贴合的弧形面,弧形面上设置有供测量光源通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检具一个侧面为平面,可以紧密地和手持式色差仪测量光源出射平面相贴合,相对侧面设置有弧形面,该弧形面可以紧扣在圆形的管件、管材上,与管材、管件相贴合,弧形面上的通孔可以通过测量光源。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可以配合手持式色差仪对管材、管件进行颜色检测,为手持式色差仪测量光源营造一个密封的测量环境,不但可以实现用手持式色差仪测量管材、管件外观颜色,而且还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位于弧线面的中部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具为不锈钢检具。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具为铁质检具。
不锈钢或铁质的检具具有一定的硬度,置于手持式色差仪和管材、管件之间时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提高检具的使用寿命。
上述方案中,与第一平面相对的侧面的两端平面大小相等。
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面的大小占所述侧面的三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检具根据手持式色差仪和管材、管件的结构进行设计,一侧面设置为与手持式色差仪相匹配的平面,另一侧面设置为与管材、管件相匹配的弧形面,同时设置共测量光源通过的通孔,检测时,检具的平面侧面与手持式色差仪相贴合,弧形面与管材、管件相贴合,从而使得手持式色差仪的测量光源能够在密封环境中出射然后对检具另一侧面的管材、管件进行颜色测量,实现了利用手持式色差仪检测管材、管件的目的,而且还保证了颜色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检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检具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检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所述检具一侧面为用于与手持式色差仪测量光源出射平面相贴的第一平面1,与该第一平面1相对的侧面两端为平面2,与该第一平面1相对的侧面的中部为向内凹陷的用于与管材、管件贴合的弧形面3,弧形面3上设置有供测量光源通过的通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