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灌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7949.3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王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4 | 分类号: | B29C39/24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弹性体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灌注机。
背景技术
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之分,TPU材料能在一定热度下变软,而在常温下可以保持不变,它硬度范围宽(60HA-85HD)、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在日用品、体育用品、玩具、装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卤阻燃TPU还可以代替软质PVC以满足越来越多领域的环保要求.由于TPU制造过程和制品的环保性,制品的可反复回收利用性,并具有高模量、高强度、高伸长、高弹性以及优良的耐磨、耐油、耐低温、耐老化等性能,目前不但TPU制造工艺过程、技术规范等并无统一标准,同时TPU制造设备结构也在不断改进中。
在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过程中,由异氰酸酯A、聚酯或聚醚多元醇B、扩链剂C三种组成原料经过灌注挤出,但在原料中加入过程中,流量不稳定,且易发生反应,造成混合装置堵塞,必须停机清理检查,无法实现连续性生产,影响生产效率,且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混合效果差,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灌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灌注机,包括异氰酸酯进料筒、扩链剂料管、聚酯多元醇进料筒和灌注筒,所述灌注筒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下方的输出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垂直设置在灌注筒内,灌注筒内的转轴上部安装有螺旋叶片A,转轴中部安装有多根搅拌杆,转轴下部安装有螺旋叶片B,所述螺旋叶片A侧面的灌注筒上连接有异氰酸酯进料筒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所述异氰酸酯进料筒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内均设置有推料螺杆,所述异氰酸酯进料筒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输出端上部均连接有扩链剂料管,所述灌注筒底部设有锥形的灌注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注筒为柱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异氰酸酯进料筒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通过支撑架焊接在灌注筒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灌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通过异氰酸酯进料筒、聚酯多元醇进料筒和扩链剂料管实现原料的注入,加料效果好,且螺旋叶片A和螺旋叶片B实现原料的挤压推进,搅拌杆实现聚氨酯弹性体的搅拌混合使反应充分,产品质量高,便于连续生产灌注,减少了停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生产稳定安全,不易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叶片B、2-搅拌杆、3-支撑架、4-异氰酸酯进料筒、5-推料螺杆、6-扩链剂料管、7-电机、8-聚酯多元醇进料筒、9-螺旋叶片A、10-转轴、11-灌注筒、12-灌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灌注机,包括异氰酸酯进料筒4、扩链剂料管6、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和灌注筒11,所述灌注筒11为柱形结构,灌注筒11顶部安装有电机7,电机7下方的输出端连接转轴10,所述转轴10垂直设置在灌注筒11内,灌注筒11内的转轴10上部安装有螺旋叶片A9,转轴10中部安装有多根搅拌杆2,转轴10下部安装有螺旋叶片B,所述螺旋叶片A9侧面的灌注筒11上连接有异氰酸酯进料筒4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异氰酸酯进料筒4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通过支撑架3焊接在灌注筒11侧壁上,所述异氰酸酯进料筒4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内均设置有推料螺杆5,所述异氰酸酯进料筒4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输出端上部均连接有扩链剂料管6,所述灌注筒11底部设有锥形的灌注口12。
使用时,首先通过异氰酸酯进料筒4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将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的原料注入到灌注筒11内,再注入过程中,通过异氰酸酯进料筒4和聚酯多元醇进料筒8上部连接的扩链剂料管6将扩链剂注入,启动电机7,灌注筒11内的螺旋叶片A9使原料向下推进,经过灌注筒11中部的搅拌杆2搅拌混合后,由螺旋叶片B1向下挤压原料从灌注口121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吉鑫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