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SD酸的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8170.3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郑重;李卫强;蔡晓华;李峰;王红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46 | 分类号: | C07C309/46;C07C303/2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4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sd 液体 硝基 甲苯 原料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SD酸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DSD酸的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DSD酸(4,4一二氨基二苯乙烯一2,2一二磺酸)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主要用来制造荧光增白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和防蛀虫剂等。目前,国内DSD酸生产原料多采用固体对硝基甲苯。将固体对硝基甲苯升温融化后,经发烟硫酸在磺化罐内磺化得到对硝基甲苯邻磺酸,然后氧化、还原得到DSD酸,然后压滤包装。使用固体原料对硝基甲苯装置存在的缺陷:
1、生产中需要增加溶解化料工序,操作繁琐;
2、在加料、转运等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对硝基甲苯粉尘逸散,污染环境;
3、固体对硝基甲苯比液体对硝基甲苯高50元/吨,并且需要增加装卸、融化固体对硝基甲苯的人工费用;按月生产320吨DSD酸消耗304吨固体对硝基甲苯,月运行费用比使用液体对硝基甲苯高27152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生产DSD酸的装置不适用于使用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DSD酸的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DSD酸的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处理装置,包括磺化计量罐,还包括卸车泵,通过第一输送管连接至卸车泵出口端的卸车缓冲罐,连接至卸车缓冲罐出口处的输送泵,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至输送泵出口端的储罐,
所述储罐的出口端通过上料泵以及第三输送管连接至磺化计量罐,且储罐上方安装有连通至其内腔的呼吸阀和消防喷淋器,储罐的内部下方设有蒸汽盘管,该蒸汽盘管的蒸汽入口端通过带有蒸汽自调阀的蒸汽输送管连接至系统蒸汽,其冷凝液出口端由储罐下部穿出。
具体使用时,液体对硝基甲苯罐车将液体对硝基甲苯通过卸车泵及第一输送管输送到卸车缓冲罐内,待液体稳定后再通过第二输送管及输送泵将物料输送到储罐,通过蒸汽盘管伴热使罐内对硝基甲苯温度控制到60℃左右(60℃是根据对硝基甲苯凝固点是51℃设计),对硝基甲苯通过上料泵输送磺化计量罐计量后加入磺化锅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邻磺酸。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使用固体对硝基甲苯需要增加升温化料工序操作繁琐、加料、转运等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对硝基甲苯粉尘逸散,污染环境、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不但省去了化料工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安全便捷、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DSD酸的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卸车泵,2-第一输送管,3-卸车缓冲罐,4-输送泵,5-第二输送管,6-液体对硝基甲苯储罐,7-蒸汽输送管,8-蒸汽自调阀,9-蒸汽盘管,10-人孔,11-温度计,12-液位计,13-呼吸阀,14-消防喷淋器,15-上料泵,16-第三输送管,17-磺化计量罐。
具体实施方式
DSD酸的液体对硝基甲苯原料处理装置,包括磺化计量罐17,还包括卸车泵1,通过第一输送管2连接至卸车泵1出口端的卸车缓冲罐3,连接至卸车缓冲罐3出口处的输送泵4,通过第二输送管5连接至输送泵4出口端的储罐6,
所述储罐6的出口端通过上料泵15以及第三输送管16连接至磺化计量罐17,且储罐6上方安装有连通至其内腔的呼吸阀13和消防喷淋器14,储罐6的内部下方设有蒸汽盘管9,该蒸汽盘管9的蒸汽入口端通过带有蒸汽自调阀8的蒸汽输送管7连接至系统蒸汽,其冷凝液出口端由储罐6下部穿出。
所述储罐6的罐体上安装有液位计12。所述储罐6的罐体上安装有与蒸汽流量联锁的带远传温控的数显温度计11。在蒸汽流量自调阀8、液位计12、数显温度计11的控制下,将储罐6中满足生产所需温度、流量的液体通过上料泵15输送磺化计量罐17计量。
另外,所述储罐6的罐体下部开有用于检修清理罐体内腔的人孔10。
进一步的,所述卸车泵1和输送泵4均采用蒸汽夹套离心泵并要求防爆电机。卸车泵1和输送泵4是根据液体对硝基甲苯常温下易结晶特性选型的,可防止输送过程中管道堵塞。
所述的液位计12采用夹套磁翻板液位计。
所述的消防喷淋器14为泡沫喷淋器。
所述的第一、二、三输送管2、5、16是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的;所有管道和阀门采用蒸汽夹套伴热,且设有岩棉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8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