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插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8489.6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项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润润滑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84 | 分类号: | F16L37/08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郑汉康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尤其是一种快插管接头。
背景技术
管接头是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工具,是元件和管道之间可以拆装的连接点。在管件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是液压管道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之一。
管接头有着繁多的种类,常用的管接头一般可以分为硬管接头和软管接头两种。如果依照管接头和管道的连接方式来分,硬管接头有扩口式、卡套式和焊接式三种,软管接头则主要是扣压式胶管接头。
管道与管接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因此需要其他工具辅助配合才能完成连接,连接的效率较低。
而且为了保证连接的密封性,一般都需要用到密封圈,这就需要加工出密封圈槽来装配密封圈。密封圈槽的加工,是直接伸入孔内,然后切割出一道槽,槽的两侧仍是原内孔尺寸,相当于凹字形的上半部。但是这种方式,尺寸不易掌握,槽的深度控制比较难,进而会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在装配密封圈时,也存在较大的难题,由于孔的外口也较小,将密封圈塞入到加工的槽内比较麻烦,现在折中的办法就是将塞入端的内孔孔径加大,便于密封圈塞入,但这会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高压时密封圈会有被挤入因加大内孔孔径形成的缝隙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管接头连接采用螺纹方式,需要其他工具辅助配合才能完成,存在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快插管接头,直接采用插接式连接,无需其他工具辅助,连接快速,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管接头连接使用密封圈密封,刀具直接伸入孔内加工密封圈槽,尺寸不易控制,容易影响密封圈密封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快插管接头,用刀具加工出两面开口的密封圈孔,方便加工,不影响密封圈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管接头连接使用密封圈密封,密封圈塞入比较麻烦,扩大密封圈塞入孔径,会影响密封圈密封性能的缺陷,提供一种快插管接头,使用两面开口的密封圈孔,方便安装密封圈,不影响密封圈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插管接头,包括接头体,接头体内部设置有穿设管子的内孔,内孔包括液孔、通道孔、开放式密封圈孔和堵头孔,堵头孔内放置有堵头,堵头端部封闭开放式密封圈孔并形成密封圈槽孔,密封圈槽孔内放置有密封圈,堵头内部设置有扣住管子的锥套。内孔内依次放置密封圈、堵头,堵头内设置锥套,管子从外部穿入堵头并穿过堵头内的锥套,再穿过密封圈,并一直延伸到通道孔尽头,锥套扣住管子外表,管子连接采用插接方式,无需其他辅助工具,更不用扳手进行螺纹旋紧,效率高,整体装配快,管子连接快速方便;安装密封圈的为开放式密封圈孔,加工方便,安装密封圈也方便,堵头端部封闭开放式密封圈孔,又不影响密封圈密封性能;锥套呈锥形状,管子穿过锥套,锥套卡住管子外表并能防止管子后退,从而形成管子止退结构;接头体可以是油路接头,或者是油路分配器上的接头。
作为优选,堵头内的锥套具有径向部与锥向部,其中锥向部的小径端朝向接头体,径向部与堵头内部相配合,管子穿过锥向部的小径孔。
作为优选,锥套的锥向部为分叉的卡爪结构,卡爪分叉的缝隙的长度小于锥向部母线的长度。分叉的卡爪结构具有弹性,方便管子插入。
作为优选,堵头端部位置设置有卡环,卡环将锥套固定于堵头内。
作为优选,接头体内部的内孔为阶梯孔,液孔的直径最小,通道孔的直径次之,开放式密封圈孔的直径大于通道孔直径,堵头孔直径最大,通道孔的直径与管子的外径相等。阶梯孔方便加工,同时又方便内部安装各个部件,而且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堵头孔最里端处放置有金属垫圈,金属垫圈封闭开放式密封圈孔的侧边开口并压紧密封圈,堵头的端部顶住金属垫圈。由金属垫圈来封闭开放式密封圈孔,同时阻挡密封圈,无需堵头阻挡密封圈,从而可以降低堵头的加工精度,金属垫圈的精度提高又比较简单。
作为优选,金属垫圈与堵头孔内壁之间为过渡配合,配合间隙为0.05-0.15mm,金属垫圈的内径按照管接头耐压性能设计。
作为优选,堵头的外表面为阶梯外表,接头体在堵头孔的端部处为缩口部,堵头伸入到堵头孔的一端与堵头孔为过盈配合,缩口部缩口并卡住堵头。
作为优选,堵头内插入有退管椎体,退管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推官锥体的外表设置有止退台阶,堵头内部设置有止退阶梯,止退台阶与止退阶梯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润润滑元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润润滑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8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