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9582.9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冯鹏程;李冰凝;李志强;黄忠林;骆梦思;刘宵;梁焯劲;廖谨昌;梁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 | 分类号: | F24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媒 连接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空调包括外机和内机,其中,外机安装在室外,内机安装在室内,外机与内机通过冷媒配管进行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空调安装人员会根据客户需要和实际情况,有时从外机前面出管连接内机,有时从侧面出管连接内机。因此,为了适应不同方向的出管,空调外机在出厂时需要多打包冷媒配管,造成冷媒配管的浪费。
综上所述,如何减少冷媒配管的浪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以减少冷媒配管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包括外机壳体、截止阀和冷媒配管,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截止阀连接在一起,且整个所述冷媒配管位于所述外机壳体的内部,当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截止阀分离时,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截止阀连接在一起;
当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截止阀连接在一起时,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二端能够从所述外机壳体的前面和侧面两者中的一面中露出;当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截止阀连接在一起时,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能够从所述外机壳体的前面和侧面两者中的另一面中露出。
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外机壳体的前面设置有前面出管口,所述外机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侧面出管口,所述前面出管口上设置有第一封板,所述侧面出管口设置有第二封板,当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截止阀连接在一起时,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二端能够从所述前面出管口露出;当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截止阀时,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能够从所述侧面出管口露出。
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中,所述截止阀与所述外机壳体的前面的距离为L1,所述截止阀与所述外机壳体的侧面的距离为L2,且所述L1>L2。
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冷媒配管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冷媒管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与所述第二冷媒管光滑过渡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媒管的出口形成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冷媒管的出口形成所述冷媒配管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冷媒配管还包括过渡冷媒管,所述过渡冷媒管自所述第一冷媒管向所述第二冷媒管倾斜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中,所述过渡冷媒管与所述第二冷媒管确定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冷媒管垂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空调安装人员在现场安装空调时,当外机需要在前面出管时,选择冷媒配管适合的一端与截止阀连接,另一端从前面出管;当外机需要侧面出管时,选择冷媒配管适合的一端与截止阀连接,另一端从侧面出管。其中,在调整冷媒配管相对于截止阀的位置时,当需要将冷媒配管的第一端从截止阀上分离下来时,可以直接将冷媒配管的第一端焊接下来,当位置调整好之后,将冷媒配管的第二端安装在截止阀上。通过调整冷媒配管与截止阀的位置关系,一个冷媒配管就能够同时满足外机前面出管和后面出管的功能,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外机出厂时可以减少冷媒配管的携带量,从而减少冷媒配管浪费。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外机冷媒配管的连接方式时,冷媒配管直接安装在截止阀上,不需要单独包装,节省了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外机前面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外机侧面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冷媒配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外机壳体、11为前面、12为侧面、2为截止阀、3为冷媒配管、31为第一冷媒管、32为第二冷媒管、33为过渡冷媒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9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感器负荷箱检定装置
- 下一篇:发光异常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