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身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0100.1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璐瑶 |
主分类号: | B62M1/28 | 分类号: | B62M1/2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洪伟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身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在链轮上设置曲柄,并在曲柄上设置脚蹬,通过左右两只脚轮流给予左右脚蹬力,使得踏板带动曲柄、进而带动链轮转动,起到自行车前行的目的。
目前的自行车,大都是通过左右两只脚轮流给予左右踏板力,起到前行或锻炼身体的目的。由于自行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前行方便省力,因而目前的自行车,健身效果不佳。由于踏板是做以链轮轴线为中心的圆周运动,因而脚在踏板上做圆周运动,并且在踏板运动过程中脚能加给踏板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不同,因而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对腿部肌肉的锻炼效果也一般。具体的:如左踏板从最高点到最前端的运动过程中,为了用力左脚掌需要向上翘起踩动踏板,左脚向前下方用力,此时右脚不用力;在左踏板从最前端到最下端的运动过程中,左脚只能向下用力,此时右脚不用力;在左踏板从最低点到达最后端的过程中,左脚不用力,右脚向前下放用力;在左踏板从最后端返回最高点的过程中,左脚不用力,右脚向下用力。此外,传统自行车只能让人体的下肢运动,上身得不到运动,不能起到全面健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身自行车,通过设置踏板的上下运动,实现后轮的向前转动,使得驱动动作比较简单,简单易学。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健身自行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车把、后轮、两个可上下运动的踏板、以及两条传动链,所述后轮处设置有分别与两条所述传动链相啮合的两个后齿轮,当所述踏板向下运动时,所述踏板压在所述传动链上,进而使得所述后齿轮带动所述后轮向前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后齿轮为向前实转、向后空转。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分别与两条所述传动链相啮合的两个前齿轮,所述前齿轮为向前转动的单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前横轴,两个所述前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横轴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张紧两条所述传动链的两个涨紧轮,当所述踏板压紧所述传动链时,所述涨紧轮受力移动并使得所述传动链经所述后齿轮向所述踏板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踏条,所述踏条的下端设置有前后两个压轮,所述压轮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链相匹配的轮齿,所述压轮与所述传动链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夹紧所述踏条的前后两个夹紧轮。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轮的轮面设置为内凹的弧面,所述踏条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外凸的弧面,所述踏条的前后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紧轮的轮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轮的轮面设置为外凸的弧面,所述踏条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内凹的弧面,所述踏条的前后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紧轮的轮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踏条相匹配的滑轨,所述踏条在所述滑轨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与所述踏条相接触的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踏条固定在所述踏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踏条与所述踏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设置有复位弹簧或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车把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车架上的左车把和右车把,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前齿轮相连接的两个转动轮,所述左车把和右车把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转动轮相连接的拉绳;当所述左车把和/或右车把转动时,所述拉绳带动所述转动轮向前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前齿轮向前转动,并通过传动链带动所述后轮向前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相对于所述前齿轮为向前实转、向后空转。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转向立柱,所述左车把和右车把设置在转向立柱的上端,所述左车把和右车把的下端均设置有车把倾斜面,所述转向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把倾斜面相匹配的立柱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车把倾斜面为从后向前倾斜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立柱可调整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左车把和右车把均包括手握部和连接部,所述手握部包括手握部本体、与手握部本体的端部连接的竖握部、以及与竖握部连接的上握部。
进一步的,所述左车把和右车把均包括手握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销轴可旋转的固定在转向立柱的上端,所述转向立柱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槽口,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槽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立柱的中间开设置有U形槽,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U形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璐瑶,未经陈璐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0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