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手温感应驱动的带风扇的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0835.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爱翔;刘艳;柏景岚;吴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林弘毅;聂汉钦 |
地址: | 2141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感应 驱动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手温感应驱动的带风扇的伞。
背景技术
烈日炎炎的夏日,很多人出门会撑伞,遮挡紫外线或者遮住刺眼的阳光,但是阳光虽然被挡住,还是难以减缓气温的炎热。或者在雨天时,即使没有阳光,闷热潮湿的天气也会令人非常不适。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带风扇的伞,在撑伞的同时,伞下的风扇可以降温或者除湿,为使用者带来清爽的空气。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伞底的风扇运转所需的能量,大多要通过蓄电池提供,每次充电都很繁琐,且伞在室外使用,在路上时电池突然没电,也会带来不便。也有一些伞是依靠太阳能电池供电,这种伞只适合晴天使用,雨天则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手温感应驱动的带风扇的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手温感应驱动的带风扇的伞,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伞柄和位于伞柄末端的手柄,还包括风扇、电能转换电路和柔性热电发生器;所述风扇位于伞面下方;所述电能转换电路位于伞面下方、伞柄上方;所述柔性热电发生器位于手柄内;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扇;所述伞柄为中空,所述柔性热电发生器通过伞柄内的电路与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手柄外还安装有手温传感器,与所述柔性热电发生器相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位于所述手温传感器处的感温触摸区指示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伞下安装了风扇,可以在撑伞的时候感受到风扇吹来的凉风。本实用新型在伞中安装了柔性热电发生器,可以将使用者手握手柄的热能转化为风扇运转使用的电能,使得此伞在使用时无需事先充电,使用更加便捷,而且避免了走在路上风扇却突然没电的不便。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无需外加的能源,适合推广和普及,顺应了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的大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伞柄和伞柄末端的手柄,伞面下安装有风扇1,伞面下方、伞柄上方安装有电能转换电路2,手柄内安装有柔性热点发生器3。电能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风扇1。伞柄中空,电能转换电路2与柔性热电发生器3通过伞柄内的电路4电学连接。手柄外还安装有手温传感器,与手柄内的柔性热电发生器3相连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的手握在手柄上,手柄外的手温传感器可以感受到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传导于手柄内的柔性热电发生器3。柔性热电发生器为一种可以自给自足的能源发生器,可以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则柔性热电发生器3将使用者的人体热能转换为了电能,通过伞柄内的电路4,传输给了电能转换电路2,电能转换电路2将电能转换为适宜风扇1使用的电压和电流,驱动风扇1转动,无需额外的能源,就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还可以在伞柄外的手温传感器处设置一个感温触摸区指示标签,则使用者在需要打开伞面下的风扇时,才调整手握伞柄的姿势,握住感温触摸区指示标签,风扇开始运转,如不需要风扇的功能,则使用者可避开感温触摸区指示标签,此时风扇静止,可当做普通伞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0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